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43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现今,集体备课可谓热浪逼人,体育教师自然不能置身其外。前些日子,一位同行就电话向我索要集体备课教案,引发了我们的交流,促发了我的调查、观察与思考。集体备课立足于教师群体,着意于学生学习,着力于课堂教学,确实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出了巨大效益。但透过一些现象做深入的思考,我就萌发了对集体备课热的"冷"面观。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所说的教学资源,要从教研组层面进行挖掘。如,笔者在《中国学校体育》2008年第12期撰发的课堂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一文,即是本学期开学第二周,学校举行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个缩影。但笔者并不满足于"课堂上两例滑倒"的研讨这个层面,而是进行了充分引申,并在此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3.
首先,在制度上保证体困生的有效参与。在下发给各班级的报名单中,明确了每班体困生的人数及名单,并规定每名体困生在学校设立的三至四项的集体项目中至少要参与其中一项。同时在评判的标准上也向体困生倾斜,如在女生集体跳绳中,规定每名体困生在成功完成四次的同时额外给加记一次。  相似文献   
4.
王振强 《体育教学》2014,(12):69-70
对于特殊学生,采取以体态语言来传递信息的特别沟通方式,主要是针对他的心理特点和需求而为。因为直接接触的言行容易引发他的对抗,尤其是言语的拂逆之意,当然他的观察和领悟能力强也有利于体态语言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5.
<正>学生很有个性,体育课上的收发器材,也不能简单吩咐了事,否则他会乱拿乱放,甚至不听从分配。笔者尝试了一些变化,创设了可喜的局面。一、创意摆放新鲜点评部分学生不喜欢拿器材,为了激发其积极性,可以把器材如何摆放的权力下放,让拿器材的学生自主处理。注意:  相似文献   
6.
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即时评价,是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做出的立即反应,帮助学生调整、控制后续学习行为。前些日子,我校实施了“体育同课异构”(主教材前滚翻)教研活动,要求每个教师选择自己的研究点,做小课题研究。我选择课堂中教师的即时评价为突破口,通过随堂听课途径,注重观察、记录相关情况,在分析A、B、C、D、E五位教师每人两节课的即时评价言行时,归纳出以下数据,见表1。  相似文献   
7.
双鸭山移动通信公司自从电信分营到现在,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用户数量也在不断增多,随之尔来的用户投诉也是大量增多,投诉类型也是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8.
SCERT在大型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大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探讨与研究,首先系统阐述了SCERT(SynergisticContin-gencyEvaluationandResponseTechniques)的理论、方法和实现过程,然后,以SW水利工程为背景,对其枢纽工程的活动/风险/对策进行了研究,对其投资风险进行了估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音视频资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深拓宽课堂教学内容、构建知识结构等都会起到非常好的补充作用,它也是英语课程资源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由于受升学压力大、课堂时间紧、相关硬件设施欠缺等因素的影响,音视频资料很多时候是在课堂开始或者行将结束时,被教师象征性播放一下,没有作为有效的教学工具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们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际出发,从观赏前、观赏中、观赏后三个环节探讨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音视频资料的使用方法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期望能对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音视频资料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正>在我的专业成长过程中,受名师于文忠的引领与影响深远,现选取几个交往的小故事,与同行们共享。一、一个直面,寓思寓写时至2006年,已经进入不惑之年的我,虽然在教学工作、业余训练等方面得到充分的认可,专业成长却陷入"瓶颈期"不能自拔。一个晴朗的周末,我和于文忠老师直面交流了一个上午,在"传递.追寻.辐射"(2010年第4期《中国学校体育》第80页)叙述了一些环节,而没有披露的细节也令人震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