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体育   1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日前,笔者偶然从电视里看到某个国家的体育课,颇有感触。那节课的内容是“救护和搬运伤员”。课上,教师教给学生在遇到体重、性别、伤情等不同的伤员时,如何根据救护一方的不同条件,如救护人数、工具、路途情况等来救护和运送伤员。记得课中教师问的一个问题是:“当你遇到一个体重大于或与自己相同的伤员,而你又是一个人,伤员容不得剧烈的搬运、掀动,更不能背起走时,你将如何搬运这个伤员”,为此学生们出主意想办法,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到几种适宜的搬运方法,然后又进行练习……教学融救护知识、人体知识、伤病知识、救护技能、运动技  相似文献   
2.
论深化体育教学目标讨论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一个旷日持久的,具有正负两方面影响的讨论建国以来,关于体育教学目标(或称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讨论和争论长期不休,此起彼伏。讨论的旷日持久在国际上是罕见的。这既反映了我国体育教育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也暗示了在我国进行这一问题讨论的复杂性。这一问题的经常性讨论当然有利于我们不断地运用新的理论和视角去分析和确认我  相似文献   
3.
<正> 一位外国的教育家曾这样说:“如果谁能搞好中国八亿农民的教育,他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家。”是的,中国的现代化与占中国学生总数80%以上的农村教育的成功与否是分不开的。同样,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和中华民族身体素质的真正提高,也与中国农村体育教育的好坏分不开。但是,在生产力还相当低下,社会发展还相当落后的中国农村,那里的学校体育还面临着许多问题。●问题之一:一个女教师带着七个娃组成了一个学校,其中四个学生是正式的,而另外3个学生则是“代培”的(学前班)。教师的家、学生的启蒙教育和嬉戏玩耍都在这一  相似文献   
4.
<正> 一、问题的重申 笔者认为,《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开展关于“为什么要教滑步推铅球”的讨论,其根本目的不在于铅球教材本身的取舍,而是想通过这一讨论引伸出关于选编体育教材的依据问题。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匆忙地陷入“两难的境地”。摆在我们面前的“难”主要是:难以说明我们为什么必须选择铅球作教材?为什么必须教滑步推铅球?也就是说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明确的理论依据来说明我们所选的教材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5.
论“体育教学目标以增强体质为主”向“健康第一”的飞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新精神。这使我国学校体育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和正在深入开展的体育教学改革又有了新的旗帜和目标定位。不久前在无锡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更是在多个层面上将这个目标定位进行了明确化和具体化。“健康第一”口号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新的历史阶段开始,也标志着学校体育理论上的又一个进步。  相似文献   
6.
真名同志写的这篇文章,给我们广大读者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刻、非常有意义的问题。我们有些同志教了几十年的铅球,或研究了几十年的教材,对为什么要教这个教材,似乎想得不多,或想得不深,或难以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这个问题之所以提得深刻,是因为它涉及到了选用教材的原则和依据、教材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等重要的理论问题,这实质上也是一个教学指导思想的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提得有意义,是因为它将涉及到与滑步推铅球性质相似的一系列竞技项目教材的问题,从而又涉及到教材体系与教改方向问题等。为此,我们热烈欢迎广大读者能积极参加讨论与争鸣。 然而,在此必须明确指出:本讨论只是从理论上进行探索研究,也许在讨论中可能涉及到现行教学大纲的内容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测验项目问题,但在研究结果未被决策管理部门采纳以前,研究归研究,实践归实践。在研究这一问题过程中,希望大家继续做好贯彻大纲和达标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国家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曾于今年3月和6月在广东的遂溪和江苏的江宁及安徽的蚌埠先后两次分片召开了全国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研讨会。9月23日至25日又在甘肃的临泽召开第三次会议。青海、新疆、西藏、四川、内蒙、陕西、甘肃等七个省区负责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同志汇集在河西走廊,共同  相似文献   
8.
<正> 在本刊今年第3期上登载了拙文“从为什么要教滑步推铅球谈起”后,许多老师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见仁见智的讨论,笔者也从中倍受教益。撰写拙文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何为教材”、“如何选择教材”和“如何教教材”的讨论,从而进一步探讨我国体育课程理论和教材理论的建设问题。因此,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决不仅是一个铅球教材的问题,铅球只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如果我们通过为什么教铅球的讨论可以明确何为教材并找出一个比较清晰的选择教材的依据,那无疑将对我国的体育课程理论建设大有益处。本着这一基本目的,笔者再就几个有关的问题进一步阐述意见。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与体育学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新一轮教育改革浪潮中,我们学校体育人不免感到一阵阵欣喜,减轻了少许怀才不遇的冷落感。大部分的体育人和教育者都认为体育这门既没有考试(严格地说是没有正式的升学考试),又是三育之一的体育学科是不存在应试教育的,是一门“天然的素质敦育”。于是学校体育人往往没有像其它学科的人那样去反思过去的工作,而是满怀信心,踌躇满志地忙着去论证我们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但是,事情果真是这样简单吗?果真我们只要按照现在的做法去加强体育就是为素质教育做贡献了吗?恐怕事情并不这样简单,恐怕我们的思考不应就此停止。  相似文献   
10.
成功体育的目标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成功体育的目标,即通过成功体育的实践要达到的目的和任务,与《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的目的、任务是完全一致的。上述目标是成功体育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然而,成功体育不仅要有自己的明确目标指向,而且还要有自己的目标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