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水资源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发展态势十分严峻。切实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建设水资源安全保障的科技支撑体系,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建议尽快制定21世纪中国水资源安全保障国家规划;加强国家水资源安全保障科技基础平台与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加强重大水问题的科学研究和重大水利工程的科学论证;打破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开展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的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实施黄淮海区域节水试验示范区建设计划,推动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由中共临沂地委宣传部和山东画报社编辑的《沂蒙之光—沂蒙革命战争摄影集》,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影集》真实、生动而又概括地层现了沂蒙革命根据地党政军民共同浴血奋战的光荣历史、英勇气概和不朽功绩。  相似文献   
3.
缺水地区农业灌溉用水替代与农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论述了基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下实现资源替代的理论内涵,利用河北平原灌溉试验资料及京津唐地区1980年~2000年的农业系统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农业用水条件及变化,系统阐述了:①实施控制灌溉技术,利用土壤水替代灌溉水;②实施农业高产栽培技术与节水灌溉技术结合,替代短缺的灌溉用水;③通过农业产业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实现资源替代等的理论可能性与实际效果.结果表明,京津唐地区农业用水在零增长的条件下,实现了农业向可持续发展的走势.  相似文献   
4.
1984年,当杨阳在国际大赛中连续击败几员世界名将初出茅庐的时候,教练们说:“杨阳是中国队的希望。”父亲给他来信说:“你有没有志气打出一个‘杨阳时代’?”母亲这样叮嘱他:“你有没有信心,把国际重大比赛的金牌都夺回来?”杨阳虽避开了这些问题的正面回答,但他心里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呢!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利用在经历了初期永资源利用和水资源综合利用后,进入了水资源合理利用阶段。作者在简述和评价了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水资源合理利用提出的背景:用水量的急剧增加导致水资源危机、水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衽会问题的出现;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定义和内涵,即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对立统一以及保持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性。  相似文献   
6.
7.
我们是扬帆远航的两叶小舟,白天航行在不同航道,晚上才同泊一个港口。清晨,我还未在梦里完成对你的回忆,你又同早霞一同起床,走出被防盗门锁了一夜的房间。我如往日一般奔向后阳台。望着你潇洒地跨上自行车,犹如一只白色的蝴蝶飘然而去。我知道,‘那里有许多稚气的眼睛,如同晨星般闪烁,正冉冉升起在你的地平线。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于中、小学教育的發展,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和意見。有人認为我們前几年的招生計划,有时保守,有时冒进,这种波浪式的發展,是錯誤的;有的人則認为教育事業就应該是波浪式地前进,特别是小学教育的發展,往往是随着农業的丰收或歉收而变化的。有人認为1956年的普通教育發展計划,太冒进了,今年的發展計划,又太保守了,说:“去年騎快馬,今年騎老牛。”也有人问:既然毕业生多了不好处理,为什么还要招那么多的学生?这豈不是自相矛  相似文献   
9.
甸子地是当地群众对长期积水的草甸化沼泽地、季节性积水的沼泽化草甸地和临时性积水的草甸地的俗称。 黑龙江省山地丘陵区均有大量的甸子地,特别是在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东南麓的布特哈旗、阿荣旗、扎赉特旗(以下简称岭南三旗)分布更为集中,占宜农荒地面积的90%以上,为现有耕地的2倍左右。甸子地土层深厚,一般黑土层为0.6—2米,有的更厚。土壤潜在肥力很高,就以分布最广的暗色草甸土养份分析为例,有机质含量10.45—12%,  相似文献   
10.
井渠结合,以井保丰,引河补源,井灌带井排,井排防盐,明沟除涝是综合调控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合理利用水资源,解决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洪、涝、旱、碱的有效水利措施。这种水利措施,目前已被广泛采用。 井渠结合在于正确地确定适宜的渠灌供水,既能充分地利用灌区地下水资源,又能使灌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