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体育   1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克林 《收藏界》2011,(9):80-80
清末的贵州银锭有官铸、民间私铸两种。官铸银锭由官府设立的官银炉和官银匠铸造,这类官设银炉(或官设银匠铺户)多设在藩库、盐库、厘金局或官银钱局内。据《清代文献通考》中记载:"用银之处,官司所发,例如纹银;商民引使,自十成至九成、八成、七成不等。  相似文献   
2.
袁克林 《收藏界》2012,(3):73-74
笔者于数年前在一藏友家中串门时,有幸见到一枚折十型的“大辽天庆”大钱,此钱的详细出处已无从可考。  相似文献   
3.
袁克林 《收藏界》2010,(11):82-84
"康熙通宝"于康熙元年(1662年)由户部题准、宝泉局率先开铸,并颁令将铸成的"康熙通宝"样钱颁发各省铸钱局,依式样铸造与顺治钱并行于市。但为时不久,即颁令各省局停铸,只保留户部宝泉、江宁两局仍照旧设炉座鼓铸。康熙六年(1667年),户部题准各省炉座铸钱,并添设宝苏局、宝鞏局、宝昌局等处铸钱厂局,仍按部颁康熙样钱铸钱。  相似文献   
4.
袁克林 《收藏》2011,(2):89-89
咸丰年间江苏省所设铸钱局最多,计有筹防、筹济、淮安、敦信诸局。现今存世的宝苏局咸丰大钱,已无法分清归属哪家铸钱局所铸,只能统称为宝苏局铸币。宝苏局咸丰大钱品种版式繁多,其中不乏珍稀品种。在咸丰当十大钱中,如以钱文分类,其"尔宝"多而"缶宝"少。另"咸字"有勾咸、撇咸、断笔咸,"宝"字有阔贝宝、出头贝等,又有大字、小字、阔缘、窄缘之分。宝苏局官炉咸丰当五十大钱"尔宝"多,"缶宝"则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5.
袁克林 《收藏界》2013,(6):63-64
这枚"集换局票",背文"当一十用"当十大钱,是系列咸丰大钱中唯一的一种无铸钱局名、无满文的当十大钱。此钱出自福建福州,为上世纪90年代初,笔者与福州泉友李共青先生用钱币相互交换所得。此钱红铜材质,整钱面背红斑绿锈满身,与铜胎肉面紧咬在一起入骨生根,显得极富有神韵,包浆熟旧自然。此钱直径33毫米,面背  相似文献   
6.
袁克林 《收藏界》2010,(7):89-91
拜读《收藏界》2010年第1期“天雨”先生撰写的《八思巴文“大元通宝”背“四蛙”》一文,笔者获益匪浅。但就作者对此“四蛙”钱的考析,以及董大勇先生认为此“四蛙”钱系元代之厌胜钱的观点,笔者持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值得商榷。以下就个人所持的观点,所见所闻,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仅供同好参考。  相似文献   
7.
袁克林  袁愈书  舒畅 《收藏界》2010,(1):110-111
明朝建立之初,官府对于民间贸易中所使用的度量衡已明令严加管理。《明会典》中记载:“洪武元年,令兵马司并管市司,二日一次校勘街市斛斗秤尺,与官降相同,许令行使。”《大明律》中汇集了历年关于度量衡管理的典章制度和法律条令,自洪武至嘉靖年中(1368-1566年)由政府颁布的有关度量衡的典章制度、法律条令就达近二十次。为保证国家赋税和街市的公平交易,政府对违法者的处罚尤重,  相似文献   
8.
袁克林 《收藏界》2011,(4):73-74
清代末期的云南牌坊银锭,在全国各省不同的银锭形制中,以其独特的形制,在银锭家族中堪称独树一帜。它的形状既像一条船,西南民族素有"船银"之俗称,同时更兼具有"貌如其名"的传统牌坊造型,被人们冠以"牌坊银锭"的美名。  相似文献   
9.
袁克林 《收藏界》2010,(12):84-85
“洪武通宝”钱为明太祖朱元璋洪武(1368-1398年)年间铸币。据《明史·食货志》载称:“太祖即位,颁‘洪武通宝'钱,其制凡五等:当十、当五、当三、当二、当一。当十钱重一两,余递降至重一钱止。”“各行省皆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并铸。”  相似文献   
10.
袁克林 《收藏界》2011,(11):80-81
在中国钱币史上.有一种被称作“汉兴”的方孔古钱.它就是我国上古成汉十六国时期昭文帝李寿于汉辨元年(公元338年)的铸币。汉兴钱开创了中国古钱首次以年号纪年铸币的先河,堪称中国古钱年号纪年钱之鼻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