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3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两年 ,高考实施的一项重大改革就是部分省市推行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3 X”方案 ,理科综合考试也已逐渐推开。纵观这两年各地采用的综合理科试卷 ,选择题仍是主要题型 ,虽说此类题的难度设置不高 ,但往往材料来源广泛 ,考点分散 ,题干设置巧妙 ,答案客观性强。考生如何快捷地掌握题意 ,抓住设问的关键 ,顺畅地整理出逻辑分析的思路 ,找到解题的最佳突破口 ,准确地选答 ,就成为解题的关键。笔者想就此问题结合 2 0 0 1年广东、河南和江苏、陕西采用的两套综合理科试卷中的生物单选题进行分析 ,探讨相应的解题思路和技巧。2 0 0 1年广东、…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建立全脊柱模型,观察在不同姿势和不同载荷作用于人体脊柱时脊柱稳定性的变化,向背包者建议较为合适背包姿势和负重。方法:针对人体脊柱骨骼和韧带系统开展了以人体脊柱CT扫描图像为基础的准确几何模型三维重建,并基于几何模型划分了有限元网格,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其开展了研究工作,观测了不同载荷作用于人体时全脊柱模型椎体间位移变化特点。结果:采用有限元分析法构建全脊柱模型并选取4种负荷(以体重的10%(10%BW)为单位增加)对全脊柱模型进行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T7,T12,L3三组的位移在负荷为10%BW较小,均小于3mm;负荷加到20%BW时,T7、T12组大于3mm,但尚未达到3.5mm,而L3组为2.7mm;负荷高达30%BW后,T12位移稍大于3.5mm,T7组位移已达3.695mm,超出稳定位移界限0.195mm,仅L3处位移最大值2.767mm,低于稳定位移值。载荷达到40%BW后,T7和T12位移远远大于稳定位移临界值,分别达到4.113和3.898mm,但L3组位移仅为3.047mm,依然在稳定位移值范围内。结论:全脊柱模型验证表明,该研究构建人体全脊柱模型构建成功,并...  相似文献   
3.
帽儿山滑雪场自2003年开业以来已经经营了8年多的时间,近几年在经营管理者的带领下经营状况越来越好,但是仍然存在着缺乏体育管理专业人才、经营理念陈旧、缺乏健全的管理人员培训体系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便提高滑雪场经营管理人才的素质以适应滑雪旅产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滑雪场2009~2010年的消费者的特点进行研究,包括滑雪消费者性别、年龄、参与项目、滑雪频率、滑雪动机等,目的是了解滑雪场消费者的消费需要,为制定市场营销计划、调整营销手段提供理论依据,使滑雪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保证滑雪场的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进一步推动滑雪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一种具体手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事关成败的重要环节。而语文作为基础工具学科,其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同时,教学过程是老师、学生和教材在一定的大小环境中协同运动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最终结果是要在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掌握科学教育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做到既要从理论上掌握其教学法,又要懂得灵活运用,不能硬性地整齐划一,不能机械仿效。  相似文献   
6.
7.
大众高山滑雪与终身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高山滑雪运动是在大自然中的山坡上进行的雪上运动,具有鲜明的自然属性,是适合各个年龄段人群的一种运动项目,该运动的开展对我国扩展终身体育的范围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强健体魄、陶冶情操、增强耐寒能力、锻炼坚强意志、防治疾病等,是一项让人们终身受益的运动,因此,对该论文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高山滑雪的项目以及终身体育的进一步了解,并且有助于该运动项目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8.
在基础教育中要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的共识。通过学校教育,要使学生思想、科学、心理、人文等方面的素质和多种能力得以开发和提高,但有些教育专家认为这样还不够,呼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更广域化,即除以上说到的能力素质外,更要培养符合时代鲜明要求的具有创...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主要对青少年的脊柱稳定性进行生物力学研究,探索不同负荷对青少年脊柱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机制。推测脊柱的最佳负荷大小和最佳负荷位置。方法:观察不同负荷下,青少年脊柱周围肌电信号的变化规律、青少年足底压力的变化特点。结果:在不同负荷下,腹直肌、最长肌与髂肋肌的肌电数据变化趋势大致一样,且都是时域指标增大,频域指标减小;在10%体重(BW, body weight)负荷下,各肌电指标变化幅度较小,且在L3位置时最小;而足底压力中心位移变化随着负荷的增加无明显变化。结论:(1)在各种负荷作用下,腹直肌、髂肋肌和最长肌的肌电波信号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说明在静止负荷时,腹直肌、髂肋肌和最长肌更多地被动员起来,以保持脊椎的稳定;(2)当载荷增加时,在不同的载荷下,足底压力中心的位移基本没有明显的改变,说明我们在静止状态下保持着人体姿态和脊椎的稳定,靠着上身的肌群来保持;(3)当背包负荷为10%BW,背包位置为L3时,脊柱是最稳定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