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6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记叙文的语言要有穿透力,要有视觉效果。即语言要形象生动,避免使用抽象的字眼,尽量选用图画般鲜明的字句。例如,“她眼睛很美”,就很抽像。而说“她的眼睛碧蓝,闪动着明亮的眸子,甜甜的望着我”,就形象了。 这是因为,人们获得信息,90%是通过视觉,而10%是通过听觉。所以,我们使用形象的句子对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我们在写作中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其主要方法是: 在描写景物时,不但要写出所见──形与色,还要写出所感──声与质,气与味;不但要写静态,还要写动态;不但要写主体,还要注意陪衬。…  相似文献   
2.
《滦京杂咏》有许多描写蒙古大草原清新壮丽风光的诗篇,还有不少受人称道的风韵之作。它在文学方面的主要特色是奇,即在色彩、食品饮料、气象、风俗习惯,尤其是蒙古族女子描述上的奇。  相似文献   
3.
当有偿家教成为一种产业,从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走到公开在各大报纸、网站进行宣传招兵买马的时候,我以为,它提供的是一种服务,一种符合个性需要的教育形式。当社会上的家教活动“火爆”的时候,谁能说它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但合理不见得合适。作为身处教育第一线的老师,如果把自己摆在买卖一方的位置,我以为这是教育的错位。就像文化大革命时期,将“师傅”作为最荣耀的称呼一样,目前,“老师”这个称呼已经是在各大媒体中出现最多的称谓。当某人出现在电视台的时候,也不管他是公司老板,还是农民企业家,主持人一律称之为“老师…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论证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列出个性化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针对目前的学校教育现状,进一步论述实 施个性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课程知识观的分歧日渐凸显。以教育界的典型观点为切入点,分析传统教学论知识观与课程改革者知识观的差异,探索两种知识观冲突的理论根源,能够为化解两种知识观分歧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郭铁良  郭桂德 《精武》2008,(1):44-48
杨善耕先生在2007年第9期《精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不如藏拙——评郭瑞祥〈二十四势通臂〉》,对老武术家郭瑞祥先生的“不如藏拙”并未曲为之讳。综观内容,批评多于赞誉;那么,杨先生“忍无可忍”的评论是夸大其词,还是实事求是?鲍关元先生确是二十四势的“单传”传人吗?二十四势通臂的拳法真相到底怎样?杨先生所下结论的真实性是否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读者究竟是应该拍手称快,还是应嗤之以鼻,到底是谁的文章可信可读、可圈可点?请读下面郭瑞祥哲嗣郭铁良、郭桂德二位先生“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大作《学术争鸣还是人身攻击》。  相似文献   
7.
新闻图片市场的主要特征 当前,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新闻图片供应和需求的市场化.这种供求关系导致新闻图片的商品属性愈加突出.新闻图片在实现社会传播价值的同时,已明码标价、大大方方地进入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图片的生产者和购买者将更加注重新闻图片的传播成本,以期达到传播成本最小化和传播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高中体育选修课教学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实验法与调查法对在高中开设体育选修课作了研究。证明体育选修课符合学生心理,能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发展,有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竞争意识,从而培养了一批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骨干。  相似文献   
9.
回望多哈     
经过15年的谈判,中国终于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了。作为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中国摄影记者,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将中国代表团所有的活动拍摄下来。与其它大型采访活动一样,摄影记者遇到的仍然是诸多的限制和拍摄的信息线索是否通畅。在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怎样才能有备无患并且还要灵活机动地完成任务?我们《北京青年报》的采访小组可是动了不少脑筋。  相似文献   
10.
2、能力训练(1)使用动作迭现的方法填空按程序将包包子的动作写出来:①他仿佛把他的热情变成包子的滋味,全力以赴,,动作的节奏感很强。(汪曾祺《落魄》)②繁重的工作是无休止的:(写出工作的内容,要用整句)(2)采用肖像迭现的方法填空:请你在破折号后面写出眼晴的特点:①无数双眼晴——(),同时注视着这条受伤的手臂,各种语言同声惊叹!(理由《扬眉剑出鞘》)②他再次上岸假装抽烟慢慢走过去,蹲下身来检查皮包,证明确实存在,站起想回河里去时,忽然发现他被包围了,二十几双眼睛——()……一齐盯住了他。应该写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