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体育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工资是按劳分配的主要形式.多年来在我国工资体制中存在着多种问题,其中突出的表现是大锅饭、平均主义,高校教师系列工资也不例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分配体制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
学校是国民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安全教育应该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在调查中可见,我国的安全教育在学校的教育体系中,仍然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有接近50%的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教育,安全知识的来源多为零星的宣传,这已经成为我国国民教育中缺失的重要内容,科学合理的构建安全教育体系和在学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已成为我国教育研究和需要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雪  闻一鸣 《体育博览》2011,(7X):198-198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和学习的社会,是以知识作为驱动力的社会发展形态。体育运动学校的文化教育,既关乎我国竞技体育可否持续发展,也与运动员能否全面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河南省体育运动学校文化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寻求其原因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追美揖欧”式“中华新武术”的是与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代中华民族战事失利和外交残败,国人开始透过物器层面,审视民族心理价值,思辨民族孱弱的历史根源。伴随东西文化论争,有志之士纷纷提出了尚武主张,例如马良组织武术名家创编了中华新武术。通过史料研究发现,中华新武术促进了武术文化空间的变迁,使武术传承方式更加开放,为旧时武术教学提供范例,促使武术文化属性的转变,是体育化标准化竞技武术的发轫,是追美揖欧急功近利民族心态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中国武术是由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具象在适宜环境上相互作用形成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变迁也改变了传统武术的产生和生存环境。运用文化人类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分析认为,当下村落、庙会等传统武术"文化空间"中传统文化在流失;主流教育与非主流教育场域间的壑沟依然存在;初始性武术"文化空间"中的文化失真化,再生性"文化空间"中的文化"移植"变味化。因此,优化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就应建立"武术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加强民间武术"文化空间"传承性保护;"文化空间"原产地复活与再生建造并辔前驱;突出资源优势,让人们享受到武术权益;推进"武术之村"评选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