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12篇
体育   2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游戏与游戏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新华字典对“化”是这样表述的:放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  相似文献   
2.
"明通楼道踩踏"与"桑枣奇迹"形成鲜明对比。该校的惨痛教训提醒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应急演练是否达到了"会自护懂求救"的作用?目前学校演练存在三个共性、三种态势。三个共性表现在:一是"5.12"前后进行,二是上级部门发文要求,三是机械撤离教室。三种态势表现在:一是丧失警惕性,二是缺乏针对性,三是缺失科学性。2014年8月1日教育部公布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引起了广大教师、家长关注。其中,单独列出"护安全"是"守则"的特色,怎样做到"守则"提出的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实习生在实习生活中,多沿着指导教师的扶备课,钻研教材;扶说课,理清思路;扶上课,力求无误的思路进行。这种指导思想能很快让实习生掌握“上课的基本方法”,但是,跟着指导教师的思路机械教学,也不利于发挥实习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地完成实习教学任务。指导教师怎样与实习生磨合沟通,让实习生尽快地适应教学活动,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积累第一手资料显得十分重要。结合自己近几年指导实习生的实例所得谈谈指导教师应学会的三种指导方法:找优点——不求完美——允许探索。  相似文献   
4.
初级游泳教学四注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气暖和起来,游泳场馆也开始热闹了。辅导少儿游泳的一个宗旨是让少儿能够求生存、掌握基本技能,这个宗旨也是家长、社会的期望。我们认为,能够作到“四多四少”,少儿游泳教学就会事半功倍。1.注意多实践练习少理论讲解少儿刚学游泳时,部分辅导教师往往喜欢讲很多关于游泳的注意事项、游泳的理论知识,例如,水中的呼气、吸气等等。这些要讲,但一定要有一个度,一般刚来学游泳的都是十岁左右的儿童,实践证明他们对理论的理解并不会对他们当前的游泳有直接的帮助。其实有经验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呛一口水”比讲什么都管用。在少儿初学游泳…  相似文献   
5.
小学的小课题研究,教师要从“点”做起,由点及“线”再到“面”;要沉到教学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要科学规范,又要简化程序;要考虑到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又要考虑到教师日常教学,把握好科研与教学活动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6.
每年9月一年级学生入学,12月就面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跳绳就是其中测试项目之一,跳绳对刚入学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女生较男生情况好,但是不会跳的和跳的质量不高的现象男女生均有.把这些学生统统归咎于协调性差、悟性不强是极不恰当的.笔者在分析这两类学生动作形成的原因基础上,针对性地确定了"压脚束臂"辅导法,制定辅导步骤,经过l~2周的辅导(只需体育课堂上最后几分钟的辅导),学生可熟练的跳短绳,练习一段时间后则能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或良好标准. 一、跳绳姿势 根据学生摇跳的典型动作姿势归纳以下几种,不一定准确,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提拉式或先跳后摇式:有跳的动作,有(提)摇绳的动作.能够跳过的极少.  相似文献   
7.
从看课到评课是教育研究行动,是为教学服务的,既为作课者,也为听课者。评课作为课堂的延续,思想碰撞、交流沟通是评课原则,为作课教师课后反思的重要资料,是教师教学技能基本功之一。刚从事体育工作时,每每评课,总觉得人家把自己的话头抢了,诸如重点突出、教态自然、声音洪亮、口令清晰、结构清楚、示范到位。轮到自己表态时,就"前面老师讲得  相似文献   
8.
读了《教学与管理》2014年5期登载的《观课应有三种意识》后,笔者感触良多,于是组织全校教师分语文、数学、综合学科三次教研活动学习这篇文章,共同分享。教师积极讨论交流,对"读进去"、"融进去"、"跳出来"三种意识十分认可。与会教师补充道,观课者更要以"敬意"为先导观课,摒弃缺少诚意的"姗姗来迟型"、"家长里短型"、"电影散场型"观课习惯。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全民族创新能力的培养,希望在于教育,即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主要是后天培养和教育的结果,而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学生求知的主阵地,更是创新发展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求"新"、求"变",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以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10.
四听体育课     
<正>走进课堂听课是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听课要有收获,才不失听课的宗旨。下面就从笔者听课的实践谈谈对听课的点滴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