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师学科教学论课程体系的弊端,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在改革实践中构建了三个层次的学科教学论课程体系,确立并实施了三阶段教学模式,将学科教学论教育类课程渗透到四年的高师学科教育中,实施分段教学,并对三阶段教学中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率的评价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何对任务型教学进行有效评价就成为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随着对任务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评价越来越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本文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界定入手,结合任务型教学的特点,分别探讨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任务型教学中的作用、评价方式,以及如何真实的测试学生已获得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3.
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简单的问卷调查发现,改进管理学课程教学方式是提高管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结合管理学课程特点,对管理学案例教学方式与实践教学方式进行探讨,并提出通过案例自制将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法,从而改善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攻方向就是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中学思想政治课在这一大背景下,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切实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适应教育改革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高等院校一切教育的工作基础是课堂教学,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不断推行,提高大学生课堂教学质量成为学校的中心工作。目前大学课堂形式较为传统,缺少活力,不利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对当下大学生课堂的分析着手,结合最近网络热传新型课堂,对大学生课堂改革的趋势进行剖析,提出改善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将评价改革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全面科学的评价,充分发挥多元评价功能,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提高体育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体现新的评价观念,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呢?笔者的具体做法是:一、明确评价的要点(一)评价的鼓励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育的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新课程评价理念倡导:对每一个学生充满期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可能。教学中鼓励性的评价,是为了帮助学生调整控制后继学习行为,故教师应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评价语言以正  相似文献   
7.
在构建我国省际共同富裕指数的基础上,利用2011—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效应和区域异质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机制分析表明:创业活跃度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共同富裕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并且创业活跃度能够调节数字普惠金融的非线性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间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强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8.
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立足于数字普惠金融蓬勃发展的背景,本文借助我国城市面板数据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助于激发企业家精神,并且经缓解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门槛回归结果显示,营商环境的改善正向调节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家精神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影响,数字普惠金融的积极效果在不同区域间、《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前后存在显著差异。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打好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与改善营商环境“组合拳”、实施数字普惠金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在保障飞机飞行安全和提高空域利用率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多雷达数据处理系统做了介绍,分析了多雷达数据处理的特点,提出了多雷达数据配准误差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前,通信网越来越多的采用2M电路进行纵联差动保护的传输,因此对于2M通道的传输要求很高。因此需要一种设备进行相关的切换从而确保差动保护准确的发送和接收。本文主要对切换装置的原理进行了研究,对切换装置进行了基础的设计,为今后的实际设计与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