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我国手球运动训练理念的沿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观察等研究方法,认为我国手球运动经历了创业、发展、停滞后恢复、高峰、滑坡5个阶段;手球训练理念从50年代的简单模仿、学习,到60年代的“三从一大”,70年代的科学训练理论应用于实践,一直到高峰阶段的系统、规范、独特,既拥有欧洲球队的高大队员、扎实的基本技战术,又具备亚洲球队快速、灵活、多变、以我为主的风格。  相似文献   
2.
顾杨 《现代语文》2007,(12):45-47
在《三国演义》第八回、第九回所描写的"连环计"故事中,貂蝉作为一个智勇双全而深明大义的女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当她在书中的第十九回再次出现时,却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劝说吕布放弃谋士良计的平庸妇人。也就是说,《三国演义》中的貂蝉形象是前后矛盾的。那么,蔚为壮观的《三国演义》为什么会在人物塑造上出现这样的问题?基于嘉靖本《演义》和毛本《演义》中貂蝉形象的对比,可知这一矛盾形成于毛宗岗对嘉靖本的修改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4.
顾杨妹 《林区教学》2020,(11):76-78
2018年新国标明确指出,外语专业要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且思辨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本科阶段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由于自身学科特点等原因,日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面临严峻的挑战。从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探讨普通高校日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途径,旨在培养优秀的日语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北京高校奥林匹克教育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迎接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到来,对北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 外国语大学等4所高校本科一、二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情况,结果显示:(1)北京大学生了解奥林匹克运动较早,方式多样;(2)在大学里获得奥林匹克教育的机会最多;(3)学生对奥林匹克知识了解总体较好;(4)学生对奥林匹克态度整体趋于积极.为了办好北京2008年奥运会,要更广泛吸收高校学生参与奥林匹克教育活动;有计划地开设基础课程和讲座;多渠道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顾杨妹 《教育与职业》2012,(21):102-103
近年来,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也开始面临就业难的问题。面向企业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还存在着就业岗位的实用性需求增大,师资力量配备尚未完善等问题。本文旨在探索面向企业的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日本企业大量来中国投资,带来了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模式的同时,在管理用语和技术用语方面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日资企业用语的过度异化现象比较突出,本文从生产管理用语、技术管理用语、品质管理用语等方面对日本企业内部用语的异化现象进行考察,探讨过度异化的原因以及内在的企业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