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体育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荡秋千     
荡秋千是朝鲜族妇女最喜爱的游戏运动之一,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文献上来看,朝鲜人荡秋千起源于13世纪。传说,当时因为妇女下地劳动生产,为了孩子们在家里有玩处,便在大门的横框上拴上两条绳子,让孩子们荡着玩。以后不断发展形成一种盛行的体育活动。荡秋千一般有单人荡和双人荡。比赛时,最初时用树枝或花枝吊起来作为目标,以脚尖踢着或用嘴叼着为优胜。后来发展成为以碰铜铃争高低,卽在秋千架正前方竖两根竿子,竿子之间系一条绳索,索中央挂上一只铃铛——金铃。离地面高约5米,以此测量比赛者荡的高低,谁碰金铃次数多,谁就是优胜者。  相似文献   
2.
龙舟是我国一项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在每年的端午节,南方各地举行规模盛大的龙舟竞渡活动,以纪念两千多年前的爱国诗人屈原。划龙舟是一项集体活动,鼓头、锣手、水手要团结一致、互相配合、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最后胜利,而且,这也是一项拼体力、比耐力、比划橹技巧的综合性项目。龙舟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广为开展。每年傣族的“泼水节”要举行历时三天的庆祝活动,龙舟则为第一天的主要活动。傣族龙舟用木头制成,长近40米,宽仅1米,两头尖尖的翘起,每船50人,分两排坐定。喜气洋洋的小伙子们头缠红巾,各执一桨。龙舟分别有龙头、龙尾的木雕装饰,船舷上画着华美的彩纹。精心制作的龙舟“浓妆艳抹”,按色彩不同分为“火龙”、“银龙”、“青龙”、“乌龙”、“彩龙”等。划龙舟不但有身强力壮的男子汉,近年来,还出现了身穿筒裙的姑娘们持桨的“女子龙舟”。苗族人民的龙舟节历史悠久。传说古代有位苗家英雄曾舍身入江,降服了巨龙,令其民众兴云布雨,后人为了纪念他,把每年农历5月24日至27日作为龙舟节,在清江上举行划龙舟比赛。这一天苗族人民穿着节日的盛装,云集在清水江畔,尽情欢度为时四天的盛大龙舟佳节。白族的划龙舟流传了数百年,远近闻名。据说也是为了纪念传说中的民族英雄,每年农历八月初八白族人民纷纷从各地聚集到洱海泛舟,进行划龙舟等其它娱乐活动,称为“耍海会”。近年来,北京地区也开展了龙舟活动,共青团北京市委多次组织龙舟赛,报名参赛的有北京市各大学和解放军等几十个代表队,赛程分为500米、800米和1000米。  相似文献   
3.
踢毽     
“一个毽儿,踢两半儿,山药红,果子陷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虽然这是一首童谣,但踢毽是不受年龄限制的。无论是晴天或是风雨天,独自一人或三五个毽友一起,有点空就可以享受踢毽的乐趣。踢毽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体育运动,传说它是由古代的“蹴鞠”演变而来。踢毽的乐趣就在于一蹴一就所带来的成就感,以及不断创新、变换花样带来的新鲜感。逢闲暇时,几位毽友一起,你一个“铁拐李”,他一个“回头望月”,我再做一个“金丝绕葫芦”,眞可谓精彩纷呈;有时也可利用额、头、胸、腹、膝代替双足,你来  相似文献   
4.
打陀螺     
打陀螺是西南少数民族在冬春季节喜欢玩的游戏。这项游戏的玩法很多,有单人对打、双人双打、双打单、多人对打等,是一项流传已久的传统体育活动。云南彝族、傈僳族打陀螺的游戏、以互相旋放击打为乐,互撞之后,看谁的陀螺旋转的时间更长。佤族老幼都会打陀螺。陀螺用坚硬的木头砍削而成,头大身小。在喜庆节日,村寨里常举行比赛,场面十分热闹,比赛时分为两队,每队数人至数10人不等。先由一方将陀螺抛起,如能从身后或胯下用绳子套住接稳,便可先进攻。防守的一方在一定距离外旋放陀螺,进攻方施放自己的陀螺去撞击对方的陀螺  相似文献   
5.
跳绳     
跳绳运动对于广大朋友来说并不陌生,我想多数人都亲身体验过其中的无穷乐趣。在少数民族当中彝族的跳火绳很有特色。四川凉山彝族聚居区,每逢农历6月24日的火把节,都要举行跳火绳比赛。跳火绳活动在夜幕降临时更为壮观,漫山遍野出现各村寨点燃的火绳,忽而长龙起伏,忽而环形蠕动。火绳的绳子是用藤条或植物纤维拧成的较粗的绳子,绳子上拴着许多布条,这些布条浸泡过松油、煤油或桐油。比赛场地是在一块30多平方米的空场上,跑道两端划出起点线和终点线。参赛者持绳站在起点线前,待裁判员发令后,选手们各自点燃自己的火绳,像跳短绳一样跳动着跑向终点,中途不许持火绳跑而不跳,以先到达终点者为优胜。  相似文献   
6.
风筝     
春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风筝在空中飞翔:一只只“雄鹰”在那里盘旋;一对对“燕子”在那里嬉戏;一行行“大雁”在那里排着整齐的队伍;五颜六色的“蝴蝶”在上下翻飞:巨大的龙形风筝在空中邀游:还有那最具有中国风筝特色的“沙燕”,它们睁着又大又圆的眼睛,有的像苗条的少女在空中轻歌曼舞,有的似胖娃娃在云间顽皮地做着游戏……风筝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说,它是最早的,人们用自己双手创造的飞行器。它巧妙地利用了大自然中空气流动时的能量,把重于空气的物体升上天空。早在我国古代,风筝发明的初期,就被用于军事目的,用它进行测量、通讯、宣传等。后来风筝传到民间,与民间的工艺、美术结合起来,与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例如风筝上的吉祥图案,就寓意着幸福、长寿、富贵、和谐等人民的美好愿望;立春的时候,全家人到外面,把风筝放得高高的,象征着好年景的开始;有些地方,大家合力制作一个大的“板门鹞”(一种大的长方形风筝),把它高高放  相似文献   
7.
跳竹竿     
跳竹竿是生活在我国南海明珠一一海南岛上的黎族和京族所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项运动欢快活泼,不需要特殊的场地和器材,只要有一块空地和几根竹竿便可游戏起来。它对发展人体的灵敏度和弹跳力有很大好处,对于调节人的精神、陶冶情操有积极的作用。跳竹竿最早是黎族在庆祝丰收时的一种祭神活动,每当新的稻谷收到场里的时候.各寨各户都杀猪宰鸡,煮新米饭,而男女老幼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夜幕降临,成群结队的人们围着篝火跳起竹竿(黎族称它为“卡洛”),祈求来年再丰收。现在一改过去只是男子跳竹竿的习俗,不仅姑娘们与小伙子一起跳,而且老人和小孩也都喜欢跳。跳B寸有音乐和锣鼓伴奏.边跳边舞.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且情调活泼,气氛热烈、深受黎族人民的喜爱。跳竹竿共用8根丈余长的竹竿,击竿者4人一排,相对跪立,双手各执竹竿一端,平行放成4行,在竹竿下横放两根相距数尺的木  相似文献   
8.
爬竿和爬绳     
爬竿和爬绳都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体育活动,是锻炼体魄、增强毅力、培养意志的很好的运动形式。爬竿又称“拔高”,是一种身体附着于长竿向上攀登的健身活动。爬竿种类多而各异,《文献通考》说爬竿花样多至数十种。从置竿的形式区分,大致有三种:一是立金属长竿于地,一人或数人爬至竿的上部,表演各种惊险动作。二是将竹竿或木柱竖立于表演者肩上,另有1—3名少年表演者攀竿而上,进行各种表演。三是一名健壮者将竹竿或木柱顶在头上,另有几名少年在竿上做各种优美动作,名之曰“戴竿”或“顶竿”。爬绳的方法跟爬竿的方法大体相同。不过爬绳的难度较大些,  相似文献   
9.
拔河     
拔河,据说源于拉纤,最早是水军操练的项目。隋唐以后,在民间极盛行。唐代宫廷中举行过千人参加的拔河大赛,从文人的诗歌中表明,举行拔河是有祈庆丰收的意义。最早的拔河是用竹篾编的长绳,后来用大麻绳。比赛时两队用力拉一根长绳,把对方拉过“河界”为获胜。拔河是民间常开展的一项健身活动,有单人对拔和集体拔。经常参加这项运动,可以增强握力和臂力,培养人的坚毅品质和团结协作、协同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下面介绍一些少数民族的奇特拔河赛。甘肃南部的藏族把极其喜爱的拔河赛称为“大象拔河”或“大象刨土”、是用一根粗大的牛毛绳套在双方脖子后面,然后经过胸前至裆下而出,两人臀部对臀部摆好姿势,双手撑地,待裁判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