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依托国家级水路交通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针对武汉理工大学现有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已经在许多方面不能适应目前国民经济发展的问题,构建了“互联网+”背景下的港航专业虚拟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的具体方法,实现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实践实验环节的优化转型。该体系为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可辐射全国同类专业,为新技术融合、新工科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该辅助教学系统通过多种技术手段 ,实现了多层次、多方位的教学实践。实现了教学环节多方面的有机结合 ,使得该课程的建设构成一个完整的CAI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寻求轴向均布压载荷单独作用与表面载荷联合作用下大尺度板架轴向压载荷实验的最佳加载系统,以及研究加载系统与板架结构的相互作用关系,模拟搭接与焊接的2种板架与工装连接形式、单/双2种作动器数量和6种作动器基座尺寸,建立计算模型,并与理想轴向均布压载荷模型在结构响应、失效模式以及板架与工装的相互作用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大尺度板架模型结构响应随作动器基座尺寸的变化规律,发现针对所研究的板架结构,采用双动器400mm×400mm基座尺寸的搭接连接形式与理想状态的结构响应最为接近,各工况下失效模式一致,应力响应差异在–4.11%~–2.69%之间,x轴位移响应差异在1.32%~1.64%,z轴位移响应差异在2.49%~25.18%,极限承载力差异在–2.17%~0.69%。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