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顾若璞是中国女性文学史上一朵靓丽的奇花,她凭节行和文章荣登“武林闺秀之冠”的宝座。她在治家方面颇有建树,奉养双亲、相夫教子、买田置地和分配家产的过程无不彰显其非凡的智慧与识见,而治家成功的背后是主客观因素的完美融合,其治家成功的经验对于家族的永续昌隆、家庭的和睦融洽具有建设性意义,值得深入剖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在赵翼漫长的人生旅程上,他的价值追求在不断的调整、变化,人生仪型在不停地摇摆、闪回。他有时崇拜马援,有时艳羡马少游,即使在初隐后不到八年的时间里也是如此。透过赵翼的心路历程可以管窥乾嘉年间士子比较普遍的心态,透析社会转型期的时代风尚,洞悉国家气运嬗变之原因。  相似文献   
3.
从范进中举前后看其岳父胡屠户语言、行动的变化以及所送礼物的不同,可以看出科举引起的癌变已经扩散到社会的每一层面,它使世风更为浅薄、人们更加势利、人情更趋淡漠。在科举阴影下,郎丈之情被亵渎、被异化。通过重新解读《范进中举》可以看出,吴敬梓抨击世风日下是其主题,作者除了关注士子外,也"为市井细民写心"。  相似文献   
4.
赵翼在科举之路上奋斗了二十多年,此后几乎一直生活在科举的阴影中,以赵翼的科举经历作为窗口可以管窥清代科举制度的一些方面,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对赵翼的生平及文学研究,而且可以促进文人心态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科举的认识,从制度层面上去认识科举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席佩兰,清代乾嘉年间常熟著名性灵派女诗人,被袁枚推为本朝女性诗人第一。她具有极为明显的男性意识,且伉俪能诗。其夫孙原湘与王昙、舒位合称“江左三君”,虽榜眼高中,但从中举到成进士,前后相隔19年,且仕途不畅,席佩兰诗中对此有所记述。该类诗在对科举情状的真切描摹中透出性灵派诗歌的特色,既具很好的认知价值,又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伏涛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5):38-41,47
齐鲁书社出版的《铁云诗存》是迄今为止最完备的刘鹗诗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还未引起学界的重视。《铁云诗存》存诗仅113首,却颇有研究价值。其诗大体可以分为忧民诗、记游诗、太谷诗、风情诗。文章对其进行了分类研究,认为它们不仅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而且颇具诗史价值、伦理价值和史料价值,从中可以管窥同治、光绪年间的士风与世风。  相似文献   
7.
“莼鲈”一词在孙星衍诗集中高频出现,透漏出他强烈的归隐意念,与他对官场的厌倦、对学术的迷恋、对父母的孝心、对爱妻的内疚,山水之癖好以及他强项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也与当时的政治、学术语境以及他体弱多病、对家乡人文环境之眷念有很大的关联。通过孙星衍“莼鲈之思”成因的个案分析,可以管窥乾嘉士子普遍心态,也可以探析乾嘉考据之学盛行之原因。  相似文献   
8.
《牡丹亭》是描写柳梦梅、杜丽娘之间生死相恋的一部爱情名剧,它可以与《西厢记》相媲美,但它的主题并不单一,结合汤显祖的科举经历,解读《牡丹亭》文本,可以从苗舜宾、柳梦梅、陈最良这三个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充分地体会到反科举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9.
席佩兰,清代乾嘉年间常熟著名性灵派女诗人,被袁枚推为本朝女性诗人第一。她具有极为明显的男性意识,且伉俪能诗。其夫孙原湘与王昙、舒位合称"江左三君",虽榜眼高中,但从中举到成进士,前后相隔19年,且仕途不畅,席佩兰诗中对此有所记述。该类诗在对科举情状的真切描摹中透出性灵派诗歌的特色,既具很好的认知价值,又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清代乾嘉年间著名寒闺诗人骆绮兰有《听秋轩诗集》传世,在其诗中含蕴着明显的男性意识,其成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时代进步思潮的影响;二是因其交际圈中男性较多,这样的交游与诗歌酬唱增强其男性意识;三是受时势的影响,乾隆盛世之音中的阳刚之气感染了她,使其诗歌中流露出明显的男性意识。通过解读骆氏之诗,不仅可以倾听一代才女之心声,而且可以探析其生存环境中的士子风尚,同时还可寻绎所谓盛世之强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