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从古希腊罗马时代至今,世界各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卷帙浩繁,内容丰赡,是属于全人类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正是这么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这么多风格、流派、内容、形式各异的文学作品,为中学语文教材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材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也提供了广泛选材的可能性。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该如何选材呢?我认为应体现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2.
福克纳独创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把对美国南方历史的反思与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与思索联系在一起,不仅成为美国南方的缩影,而且成为全人类的象征,从思想深度和艺术技巧上都体现了现代派小说的最高成就。本文以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为例,就作品中时空观的表达模式来探讨作为生命本体的人在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中传达出的不同生命感受。  相似文献   
3.
雨果梳理了建筑艺术发展的历史,重点分析了建筑艺术所包含的象征性语言,他对神权建筑语言持否定态度。对人民建筑艺术语言大加赞赏,揭示了建筑与语言的深层关系。他不愧为高水平的建筑评论家。他的建筑美学思想包含了历史唯物主义与进化论的因素,同时也具有复杂性与矛盾性。  相似文献   
4.
西方现代文学对于习惯于追求情节与典型人物的中国人来说,很难阅读,而高中生就更难阅读了。《墙上的斑点》作为一篇纯正的意识流代表作享誉中外文坛。它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随即征服了读者,征服了世界。《墙上的斑点》一文的教学关键我认为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意识流这种文学流派的特点,挖掘作者所赋予的深层意蕴,不必过分纠缠于表面显得零散、杂糅的文字语句。一、颠覆传统、标新立异的意识流流派意识流文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持续到40年代初,流行于英、法、美等国,直接接受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伯格森“心理时间”理论的影响,强调直接展…  相似文献   
5.
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以激进的文学话语与自恋式的退守、自虐的抗争等表达方式来宣泄情感,感受世界,给人一种独特的全新的视角,使女性写作红遍文坛。但女性文学的积极意义在于为女性争取应获得的各种权利,从而达到男女双方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女性写作究竟走向何方,这无疑是一个值得继续讨论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西方现代文学对于习惯于追求情节与典型人物的中国人来说,很难阅读,而高中生就更难阅读了。《墙上的斑点》作为一篇纯正的意识流代表作享誉中外文坛。它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随即征服了读者,征服了世界。《墙上的斑点》一文的教学关键我认为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意识流这种文学流派的特点,挖掘作者所赋予的深层意蕴,不必过分纠缠于表面显得零散、杂揉的文字语句。  相似文献   
7.
罗马城的地下深处有一个叫“尼禄金屋”的房间,人们在里面发现了一种当时没有见过的古代装饰画。由于是在地下室发现的这批画,因此在grotta(洞穴)的基础上造出新词grottesco来命名它们,这就是“怪诞”,关于怪诞的系统研究也就从此开始了。一般来说,怪诞由丑恶和滑稽融合而成,二者缺一不可,它的构成方式是极端反常化;进入欣赏领域后,  相似文献   
8.
福克纳独创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把对美国南方历史的反思与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与思索联系在一起,不仅成为美国南方的缩影,而且成为全人类的象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校外国文学的教学应该树立起宏观与微观的二维视角,既要从比较的视角把握中外文学的关系以迭到对外国文学更好的了解,也要从文化的角度考察外国文学;同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变化教学思路,丰富教学手段,使外国文学的教学更加生动与活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