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2.
余冬林 《文教资料》2013,(34):52-53
夏朝的文化渺渺茫茫,历史文献亦不足徵。殷商时代,不仅已经把神秘力量神格化,而且已形成了一个有秩序的神的系谱。周灭商后,继承了殷商文化的一绪,同时也具有显著的西部特征。周人完成了祖先神与至上神的二元化革命。周人的伦理政治孕育了民本主义思潮的萌芽。这种人本主义思潮的萌动,更鲜明具体地体现在周公制礼作乐上。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完成了从神本走向人本的过渡。  相似文献   
3.
余冬林 《兰台世界》2016,(8):143-144
对于西方男女平等现象,晚清使臣们的认知和态度有所不同,主要有由困惑到欣赏、坚守"男女之大防"、由批评到部分认同、由积极受容到主动实践等四种类型。他们通过媒介传播和人际传播方式介绍西方文化,对洋务派和维新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维新派男女平等的思想体系的形成及其社会实践活动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辛亥时期男女平等思想的成熟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试析洪秀全早期的思想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醉以洪秀全救世意识发展演进、救世道路曲折探索为主线,对其早期思想演变之轨迹,进行多方面、阶段性分析,力图凸现身处过渡时代的以洪秀全为代表的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在国难时艰时的人生抉择和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5.
明代文人热衷旅游实践之际,又颇为注重旅游经验的总结和旅游理论的建树。他们在旅游本质、旅游类型、旅游功能、旅游审美鉴赏、旅游主客体之间关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间关系以及旅游资源的保护等方面提出许多颇有创见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在近代新知识、新术语输入和中西日文化互动过程中,清末民初的汉文西书始终都是一种重要的文本载体。鸦片战争后,西方经济学主要通过书籍、学校、报纸杂志三种途径传入中国。因此,在梳理19世纪初以来西方经济学在中国传播情况的基础上,有必要对银行、商务、资本和市场等主要经济术语在汉文西书中的变迁演绎进行较为深入的考析。  相似文献   
7.
宋代是游记文学的兴盛期。宋代记游诗文具有主理尚意,长于议论的特点;记游宋词,则具有市井气象,黍离之悲的特点。有宋一代,在旅游活动的舞台上唱主角的是颇有文艺素养的文人士大夫。他们有着强烈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在旅游活动中注重通过欣赏实在具体的景物去追求和领悟理趣。这些正是宋代游记文学特点形成的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