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问题提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业求助作为一种重要的自我调控学习策略成为了西方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学业求助也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与重视,围绕学业求助展开了多方面的探讨,大量的研究揭示出了其中的一些现象和规律。因此,对学业求助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有助于认识该领域的发展脉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动向。目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小学教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归因及转化措施,本文采用开放式问卷,以101名小学教师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小学教师知觉到了学困生的多种表现;将学习困难的原因更多地归为学生方面和家庭方面,较少地归为教师方面;多种转化学困生的措施是教师们在实践中摸索获得的。为有效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必须加强对学困生的研究,准确解读学困生的表现;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承担引导学困生发展的责任;重视教师的专业技能以及特殊技能的培训,提高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无聊倾向问卷、手机依赖量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以及应对方式问卷中的消极应对方式分量表从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出发,对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旨在探讨大学生无聊倾向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以及消极应对方式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在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无聊倾向、消极应对方式和手机依赖之间皆存在显著两两正相关,无聊倾向、消极应对方式、手机依赖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呈显著负相关.(2)消极应对方式在无聊倾向和手机依赖之间起中介作用.(3)自我概念清晰性能够调节无聊倾向与手机依赖的直接效应以及"无聊倾向—消极应对方式—手机依赖"关系的前半段路径.因此,大学生无聊倾向的产生会增加消极应对方式,进而增强手机依赖,而自我概念清晰性可调节无聊倾向对消极应对方式和手机依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958名初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初中生数学学业求助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社会目标的关系。研究表明:初中生数学学业求助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社会归属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目标显著地正向预测工具性学业求助,负向预测回避性学业求助和执行性学业求助;社会赞许目标则显著地正向预测回避性学业求助和执行性学业求助。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上网动机分析及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重任。大学生是时代的宠儿,但也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文章对大学生上网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详尽分析,并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课堂行为是教师影响学生的主要方式之一,教师应重视对课堂行为的研究和利用。教师的课堂行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向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清晰地陈述问题,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及考虑的时间;教师要学会倾听,巧妙运用及时反馈和延时反馈;评价语言要准确、得体,教师能够艺术地、创造性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等,使课堂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浅谈家庭教育中的目标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家庭教育中的目标定位冯喜珍家庭教育目标不同于学校教育目标。学校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或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由国家确定的。而家庭教育,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特别是父母的意志,受父母的思想觉悟、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改"的深入,课前准备的地位也慢慢展现出来,它不仅是正式进入教学过程的前奏以及上一个教学过程与下一个教学程序的衔接桥梁,也是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契合点。同时课前准备的现状中也凸现出来一系列的问题,从师生两大方面进行调整和改善无疑将有利于实现课前准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及其教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知识有不同的习得过程和条件。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对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以及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成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成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冯喜珍一、问题的提出近几年,我国的成人教育有了很大发展,越来越多的成人放下工作,拿起了书本。在当前社会变革的条件下,是什么力量推动成人再学习?成人学习动机的性质如何?由于学习动机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而,弄清楚这些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