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文化是十分丰硕的,尤其是中国古代诗词。在中国古代诗词的英语翻译过程中,总会出现错误翻译文化意象的现象。本文旨在通过一些文化误译实例的探讨,分析其成因,并提出文化意象误译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交流的逐步加深,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显得日益重要。但目前各大高校应用型笔译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层面仍存在不足和缺陷。结合目前我国翻译人才培养实际,立足翻译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应用型笔译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应包括英汉语言文化类课程、翻译理论课程、译文评析类课程、翻译技术类课程、翻译职业素养类课程等。  相似文献   
3.
冯智娇 《海外英语》2012,(1):136-137,139
文学文体学是介于语言学与文学评论之间的一门学科,它包含有语言学对语言本身的描写,也涵盖了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当文学文体学运用于翻译研究,则对译文的主题意义及美学价值中具有指导作用。以下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出发,从语言及修辞两个层面切入,探讨两位译者的翻译特点,试图找出两位译者在这两个层面的异同。经过对比发现,在词汇层面上,汪译本所运用的押韵方式与原诗相近;在句法层面上,两位译者在句法结构上存在差异,但谭译本在突显主题意义及美学价值上与原文较为接近。而在衔接层面,两位译者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手法,却达到了异曲同工之妙;在修辞层面上,两位译者在翻译时保留了原文反复的修辞手法,而对于叠词,两位译者在译文中都没有体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