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过去大多数美国华裔作家的笔下,父亲的形象通常是缺席的、失语的、尴尬的、被阉割的对象。但在李立杨的诗歌里,父亲的形象却令人耳目一新。他从不同的角度塑造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父亲形象:多才多艺的文人学者、浪漫多情的丈夫、严格又慈祥的父亲,甚至是上帝的化身。他是李立杨既畏惧又钦佩的对象。李立杨笔下的父亲形象是对华裔文学传统写法的大胆挑战,也是对美国主流文化语境中中国男性刻板形象的颠覆。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诗歌是美国“深层意象”派领袖罗伯特·勃莱的创作源泉之一。他非常喜爱中国古典诗歌,并在创作时有意识地借鉴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结构、意象、意境、典故以及诗书画结合的多元整体艺术观等。勃莱的仿中国诗极富中国色彩,但是,由于中美文化的隔膜,这些诗歌并不真正具有中国古典诗歌的神韵。  相似文献   
3.
李立杨诗歌中有两类奇特的隐喻:一种是将家人(尤其是其肢体器官)比喻成自然界中的、无生命的物体;另一种是将自然界的动植物比喻成人,尤其是家人的肢体器官。李立杨的这两类隐喻其实是他幼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在他心灵上留下的烙印,反映了他试图通过记忆将过去的生活碎片重新拼接成完整人生的一种努力,而诗歌即是他完成这一诉求的最好场所。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超市的经营者希望将经常被同时购买的商品放在一起,以增加销售;保险公司想知道购买保险的客户一般具有哪些特征;医学研究人员希望从已有的成千上万份病历中找出患某种疾病的病人的共同特征,从而为治愈这种疾病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5.
美国“深层意象”派的领袖罗伯特·勃莱非常推崇中国的道家思想。他曾经译过老子《道德经》的部分篇章,并把道家思想融入到自己的诗歌当中去。勃莱对道家思想如此推崇,究其原因。主要是出于对美国后工业文明的抗议。  相似文献   
6.
李力扬是美国当代著名华裔诗人,他的长诗《劈开》是其最优秀的诗篇之一。这首诗有着强烈的超验主义色彩,它以中国饮食为中心意象,通过拼贴的手法展示一系列族裔标记(包括中国菜肴及种族特征),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寻求与定位。李力扬的《劈开》从表面上看来是一种族裔书写,但实际上,它是诗人表达“宇宙心灵”及表述自我的一种手段。李力扬通过对中国饮食的描写,在消解族裔性的同时建构了自己无名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7.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与瞬息万变的市场,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将如何应用,并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是十分重要的。数据仓库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技术方案,它是基于大规模数据的决策支持系统环境的核心。其中,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不可更新的且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数据集合,用来支持管理人员的决策。  相似文献   
8.
9.
新冠疫情新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常以场景形式呈现,具有叙事功能。漫画元素之间、不同漫画之间存在逻辑联系,具体表现为多模态隐喻场景内部元素互动形成的单个多模态隐喻情节(微叙事)以及多个多模态隐喻情节联动构筑的隐喻叙事。两者的认知表征有所区别:前者是源域某个框架到靶域对应框架的映射,而后者是源域多个相关的框架联动到靶域对应框架群的映射。它们的叙事性都基于源域和靶域中框架元素之间对应映射产生的系列隐喻,由此发挥独特的语用功能,并成为抗疫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