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应用软件类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同时要求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教师必须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应用软件类课程是偏技能性的课程,它并不要求学习者有完整的理论基础.如CAD绘图软件,其实就是一个电子描图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一、面对的形势 我们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过程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由于市场经济固有的利益欲望的驱动,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必然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内部管理等关系学校生存发展的许多重要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必然要求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有较强的职业技术素质和较高的职业能力。市场经济讲求供需一致,学校培养的学生也必须适应社会需求。市场经济强调优胜劣汰,学校也必须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市场经济注重利益、效率,学校也必须提高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要牢固树立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针对我院所在地理位置是国家重要的军工装备研发生产基地这一特点,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把军工精神、军工标准、军工质量融入到人才培养之中,使"忠毅"品性、"严细"作风、"精优"质量为内容的军工文化,体现在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中。实践证明,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军工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对军工企业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职学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职学生培养目标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人人成才的高职教育理念,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很重视对“后进生”因材施教,取得了一定成效。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尖子生”如何进行因材施教,解决其学习中“吃不饱”的问题,进而将其培养成为“拔尖”的技术创新型人才,并没有引起普遍重视。为此,学院从2003年开始,在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中采用“技能导师制”模式,对优秀学生进行重点培养,让他们与导师一起参加产学研实践,为培养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精品学生”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