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美丽清纯、秀外慧中,才智超群、识见不凡,勤劳治家、百事和顺,情深意长、忠贞不渝,沉着机智、勇于抗争,寄寓着蒲氏对女性的期望,体现出作家的审美理想和非同寻常的识见,开拓了女性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2.
杜诗中有不少吟咏花卉之作,其花意象内涵独特。花似警钟,激起诗人迟暮的哀叹;花如知音,展示幽怀独抱的情致;花是故国家园的象征,总是牵动游子忧国思家的悲愁;花前有乐,体现出怡然自得、狂放不羁的文人意趣。杜诗“花”意象,既具沉郁顿挫之风,又不乏豪逸藻丽之姿,是诗人丰富复杂的生命历程的侧影,也是诗人真挚情感与高尚人格的艺术呈现,对后世文学特别是宋词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比较中国古代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差异性,探究神话中反映出的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民族心理、民族文化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历来,人们对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质多从语言的角度予以肯定。本文认为,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质还充分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完美契舍,即:女性深挚柔婉的天性与“要眇宜修”的词体,沦落天涯的命途与时代心音;“别是一家”的主张与“精金粹玉之作”,齐鲁文化的滋养与“高起之境界”的创造。  相似文献   
5.
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具有多重意向,既有显性的"秀",亦有潜在的"隐".显性层面主要是反封建礼教的思想;潜在的层面则见仁见智,主要可解读为:展现了人类两性之爱的至高境界,一曲优秀女性的赞歌,为科举士人圆梦,是王实甫逞才抒怀之作等.体现出经典常读常新的恒久魅力.  相似文献   
6.
《河岳英灵集》是盛唐人选唐诗的代表选本,其选录标准"尚风骨"、"重声律",体现了盛唐人的诗意怀抱和诗学理想,反映了时人眼中的盛唐气象,对今天了解和把握盛唐诗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白居易《长恨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巨大而长远:一是给戏曲、小说、诗歌的创作,在故事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艺术表现技巧等方面提供了借鉴和发挥的空间;二是一些诗句被化用,尤其是“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之句,启发文人创造出“梨花”与“杨妃”互喻的表达范式,成为吟咏梨花诗词中的常用典故.“梨花一枝春带雨”也被词人用来抒发离情别绪,有“梨花雨”、“梨花枝上雨”、“梨花春雨”、“梨花泪”等形态.  相似文献   
8.
西汉水上游地区的乞巧文化人文内蕴丰厚,其隆重严肃的祭拜仪式、虔敬认真的祭拜态度可以培育人们的敬畏之心;是女性寄托精神、联络感情、增加认同感、进行自我教育的平台;是记录女性生活思想发展变化的“活”文献,承载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能推动乞巧文学等相关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杜甫之咏物诗,托意深婉、比兴无端,诗作充满浓郁的主观色彩。其情感意蕴主要以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抒发渴望用世和悲悯苍生的衷肠、叙写漂泊中的乡思之苦为主要内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诗人的心路历程,体现出其非凡的诗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杜诗《佳人》意蕴丰厚,境界超拔。其题旨表现出多方面的意向:首先塑造了一位个性独特的"佳人"形象,其次反映了"安史之乱"危害的深广,还寄托了诗人渴望安宁、高蹈远引的理想情怀。"佳人"成为一种象征理想人格的典型意象,对后世文学尤其是宋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