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7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21世纪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应发挥的作用提出了一些看法,并着重在思想政治素质,创新人才及人文社科素质的提高做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3.
继续教育一般是指对大学毕业后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开发智力、提高业务能力的教育。它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延伸和发展,是近几年来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领域。继续教育总的来说仍然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但它又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新的层次,它要结合专业技术人员本职工作需要,既有现实作用又有长远意义。在门类众多的教育中,继续教育可以说是最能使社会知识化,并能最大限度地使教育功能社会化的一  相似文献   
4.
继续教育一般是指对大学毕业后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开发智力、提高业务能力的教育.它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延伸和发展,是近几年来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领域.继续教育总的来说仍然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但它又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新的层次,它要结合专业技术人员本职工作需要,既有现实作用又有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校企知识转移网络中企业员工吸收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邹波  于渤  卜琳华 《科学学研究》2011,29(1):106-111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与奇瑞汽车公司的合作关系为案例,构建了校企知识转移网络,基于该网络对企业员工知识吸收频率、中心性、核心-边缘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拓展了“伙伴专属性吸收能力”的概念,提出了“类属吸收能力”的概念;揭示了“自我监控力”、网络中心性与企业员工吸收能力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了企业员工个体能动性在构建网络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以及核心-边缘结构对企业员工吸收能力的影响机理等,并提出了提高企业员工吸收能力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邹波  于渤  卜琳华 《科学学研究》2012,30(7):1048-1055
 通过开展校企知识转移,提高企业知识存量,是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关于其内在作用机理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从6个构面构建了理论模型,对370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运用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知识转移绩效与知识复杂性和内隐性、大学知识转移意愿和传授能力、企业组织激励和吸收能力、校企间关系信任、组织距离和知识距离等具有密切关系,校企知识转移绩效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强正相关关系。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校企知识转移绩效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卜琳 《未来与发展》2012,35(7):25-30
文化遗产诠释与展示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遵循保护文化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的根本原则。中国遗产旅游升温,文化遗产被点亮,"夜游龙门"旅游项目的开发在文化遗产的诠释与展示上存在诸多问题。建立正确的文化遗产价值观和文化遗产诠释与展示理念,并具备夜间展示的客观条件,才能对文化遗产进行适度合理的夜间展示。  相似文献   
8.
科研合作复杂网络及其创新能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建立了引文网、合著网、机构合作网三维网络模型,从小世界特征、无尺度特征两个角度对我国科研合作复杂网络进行结构分析与考察。提出我国科研合作复杂网络处于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大力发展科研合作复杂网络是为了增强知识创新的速度,保证知识创新的可持续性;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以规避科研合作复杂网络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锁定效应和网络脆弱性。  相似文献   
9.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针对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难以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的问题 ,从对技术创新过程的认识入手 ,在对创新管理和常规管理关系的分析基础上 ,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以求对我国企业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复杂网络结构视角下中关村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复杂网络结构分析发现,中关村产业集群具有短平均路径、高异质性度分布、高集聚系数的结构特征.这使中关村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处于风险运行状态:企业技术创新出现"等靠要"现象;集群创新能力高度依赖于少数大企业;网络呈锁定趋势.建议: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分散集散节点的资源与社会连接,进行集群外联,使中关村产业集群拥有合适的平均路径、度分布、集聚系数,进而使中关村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回归正常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