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综合类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由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咸阳市文物局等单位主办的司马迁与班固文化比较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9月 2 5日至 9月 2 8日在班固的故乡陕西省咸阳市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海内外学者共 86人 ,大会收到学术论文 96篇。会内会外 ,气氛活跃 ,争鸣激烈 ,在马、班比较研究史上是一次空前的盛会。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 ,它奠定了中国 2 0 0 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同时 ,文化方面通过秦汉时期的整合 ,形成了以儒学为主导思想的文化传统。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下 ,东西两汉在陕西产生了两位伟大的史学家…  相似文献   
2.
由陕西师范大学、韩城市司马迁学会等联合举办的全国《史记》学术研讨会于5月9日至14日在陕西师大、韩城市隆重召开。陕西省委、西安市委、渭南地委及韩城市委的领导分别参加了开幕式和闭幕式并讲了话。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并向会议提交了51篇学术论文。在韩城期间,代表们参观考察了司马迁故里并题词留念。代表们一致认为,这次会议是《史记》研究上一次空前的盛会,对推动全国的《史记》研究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现就学术讨论中的一些问题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关于《离骚》的创作时间,历代治骚者多认为其“作于被怀王放逐之后”。如结合屈原生平思想及作品本身对这一问题作一全面考察,则不难发现《离骚》各重要章节所涉及的均是诗人在郢都的活动,作品最后所说的离开郢都也绝非放逐,而是诗人为抗争所采取的自主行动。《离骚》当作于作者遭谗见疏之际,而非放逐之后,其时宜在怀王十六——十八年。  相似文献   
4.
拜读了日本学者稻畑耕一郎先生的《屈原否定论系谱》以及三泽玲尔先生的《屈原问题考辨》(《重庆师院学报》1983年第四期),使笔者颇感兴趣。《系谱》认为:“‘否定论’又因否定了被先验地相信其存在的屈原,而出现了要从根本上对《楚辞》及其本质重新提出疑问的趋势,并因此成为民国以来新楚辞学的出发点”,“这大概应受到高度评价”,并断言对“否定论”“单纯地在感情上被拒绝”的倾向,“在今后大概一定会逐渐被扬弃的”。而《考辨》也开宗明义地指出,屈原“是生前详细事迹不明的‘想象中的作家’”。对于“否定论”,是否值得海内外学人如此青目,对于屈原的  相似文献   
5.
2005年8月9日至11日,由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等单位主办的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学者们就《史记》中文史关系、史记对地域文化精神的影响、司马迁的“尚让”思想、《史记》中史料的来源、版本的考订、《史记》中的地名考证等问题作了精彩发言及激烈讨论,显示出了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与历史的纵深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