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憨憨熊读完《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眼睛湿润了。他对大嘴河马老师说:“写得太好了,太感人了,母亲太伟大了!”“你知道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伟大的母爱来的呢?”河马老师抚摸着憨憨熊的头问。憨憨熊拿着书又读了几遍,想了想,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老师,您快给我讲讲吧?”憨憨熊说。河马老师说:“这篇课文是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伟大的母爱的。比如,‘我’第一次抱母亲和母亲无数次抱‘我’就是一处鲜明的对比。‘我’第一次抱母亲是因为母亲生病了,转身下床都很吃力,可以说‘我’抱母亲是一次被动性地抱,但就这么一次,母亲激动得居然两行泪水从眼…  相似文献   
2.
吴云平 《阅读》2006,(2):16-17
憨憨熊读完《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眼睛湿润了。他对大嘴河马老师说:“写得太好了,太感人了,母亲大伟大了!”  相似文献   
3.
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基本功能。依据大学功能的实现来设计、建设大学文化,既体现了大学功能和任务的客观要求,又照顾到了大学建设和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试从大学人才培养文化、大学科学研究文化和大学社会服务文化三个方面入手来探讨大学文化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4.
教材是学生和教师共享的学习材料,是课程最重要、最基本的资源。常言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思想品德教学要立足于教材,但不能拘泥于教材。教学绝不是简单、机械地传授课本知识,而是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在教学前应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根据教学需要,结合学生认知规律与实际,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二度开发。  相似文献   
5.
吴云平 《考试周刊》2012,(82):162-163
通识教育是一个多内涵、多层面和多向度的概念。关于通识教育的概念,国内许多学者进行过有益探讨和精辟论述。  相似文献   
6.
人贵有自知之明 齐国的相国邹忌相貌堂堂,身高八尺,体格魁梧,十分漂亮。与邹忌同住一城的徐公也长得一表人才,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一天早晨,邹忌起床后,穿好衣服、戴好帽子,信步走到镜子前仔细端详全身的装束和自己的模样。他觉得自己长得的确与众不同、高人一等,于是随口问妻子说:“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起来,谁更漂亮?”妻子走上...  相似文献   
7.
8.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语言之妙,妙不可言。”俗语,作为一种口头流传的、形象的、定型的语句,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通俗易懂,内涵丰富,精炼浓缩,富有哲理。寥寥数字,看似平常,细加品味,却发觉寓意深刻、发人深省。俗语具有“少投入、多产出”的特点,让其荣登“大雅之堂”,必能激活课堂,走出一条“集约化”的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9.
思想品德新课标提出:本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知、情、意、行共同作用的结果,由知到行的转化过程离不开道德情感的催化作用。优秀文化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资源是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情感教育实...  相似文献   
10.
宗白华先生说:"画与诗,可以统一而非同一。"理解它,大约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说画与诗是统一的,它应主要表现在艺术原理上诸如艺术追求、表现对象、创作过程等是统一的、一致的;说画与诗又非同一,它则体现在艺术表现包括艺术手段、艺术手法等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