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关键是教师。高素质的体育师资模式应具有哪些条件,怎样评定,正是主题研究的出发点。经调查研究认为:体育教师模式的9个因素(条件),既包含了教师的共性因素,又突出了体育师资特殊性因素,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既要立足于专业院校(系)有计划的系统培养,又要在实际工作中大胆使用全面锻炼,严格要求,定期考核,对体育教师采用定量综合评价能达到科学量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自有教学工作以来,体育课是体育教育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环节,多少年来一大批优秀教师在体育课教学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甚至投入毕生精力,他们勤于实践,勇于改革,善于总结,创造性地提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认为要搞好体育教学,教师首先要做到:  相似文献   
3.
目前,田径教材及其教学时效的比例,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均占榜首。但不少高校的田径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究其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教法单一。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管什么季节、什么项目、什么类型的课,一律采用传习式教法,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激发不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第二,教材面广但又缺乏一定深度,学生对之兴趣不高。第三,田径课运动量大,强度高,学生机体的生理负荷较大。而教师的教学手段缺乏趣味性、竞技性,没有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为此,笔者在近几年的体育教学中,注重教法改革,教学效果也随之提高。 1 讲解留有“余地”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师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