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以天人关系为线索,阐述了国人自古以来对自然的认识过程,以及与这一过程相对应的对自然的态度,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所走的和谐、矛盾、再和谐和持续发展的艰难道路,论证了"天人舍一"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民国中后期湖南省武冈县境内一度三所中等师范学校并立:省立第六师范、省立洞口师范和武冈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它们在课外教学实践上有自己的特色,在民国师范教育史上颇具代表性.三校遵循师范法规,贯彻落实实习、观摩等课外教学实践活动,且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作为湖南第六行政区的示范学校,省立六师贯彻平民教育思想,结合自身条件和社会情势,创造性地实施“三杆”教育,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武冈师范课外教学实践模式促成了师范教育的稳步发展,催生了武冈基础教育的阶段繁荣.  相似文献   
3.
陶澍和魏源同为古梅山人,均是清代叱咤风云的人物,道光年间联手为东南三政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以幕主和幕僚的特殊关系共事十数载,两人有着甚多相同处:清代实学通经致用为其思想和行动的基石和指南,他们爱国恤民、重践履、不拘一格擢育人才,在经济思想上崭露近代意识,体现了非凡的识见和胆略.陶澍对魏源影响巨大,魏源的"师夷"主张是二人经世思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延续、深化和升华.  相似文献   
4.
文学是苦难的藤蔓上开的花,结的果,是蚌病而成的珍珠。“文穷而后工”,欧阳修等人对古代文学创作规律的这一总结,既有丰富的史料足资佐证,又与现代文艺理论相契合,对抑制形式主义文风和弘扬现实主义传统产生过重要作用,即使在今天也仍有其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代思想家中,郑观应有着独特的商业资本家身份。他在《盛世危言》中提出从政治、经济、教育等诸方面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的方案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其教育思想百年之后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敦颐的教育思想,其《通书》有集中阐述,主要包括"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的理想论、向善改过的目的论、"一为要"的方法论三个方面。在任汝城县令四年期间,周敦颐注重教育,首创县学,并躬自设堂讲学,开启了汝城敦学重教的风气。周敦颐对汝城古代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具体体现在官学、私学、书院等古代主要教育形式上。汝城民风淳朴、人文鼎盛是周敦颐过化存神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魏晋多奇童,其超凡的智慧和卓异的品质为名士风度所掩盖。神童现象产生的土壤是社会的剧烈动荡,礼教的废弛,思想的解放;产生的直接原因则有玄谈品题的激发,门第教育的发达,教育方式的改进等等。  相似文献   
8.
采用合理的抽样频率、抽样容量可以使得过程收益最大、使得部分或总的过程(工序)控制成本最小.研究了基于过程(工序)能力指数的两种抽样方案,并且给出相关例子评价这两种抽样方案,以便在生产过程中很好地被采用.  相似文献   
9.
学生自治会是民国时期训育实践的基本组织. 民国中后期武冈境内设有三所师范学校,县立、省立共存,初级、中级并立,训育工作以学生自治会为依托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效:训育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是课堂教学以外德育的有益补充;重视社会实践、讲求实践实效性是训育实践的最大亮点. 立足社会、融入生活,要求学生将所学回报于社会,有目的地服务于社会,这种社会实践模式对我国当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有理想、有担当、不脱离社会现实、具有专门职业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无启示:道德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实际;班级组织的有效管理和运作是提高实践实效性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社会和谐思想是魏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一元。魏源是在近代中国社会极不和谐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远超前人和时人的变革主张,引领了中国近代史上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全新风尚。无论是其除弊安民的变革主张,还是其"师夷长技"的近代意识,其最终目的都在于重建康乾盛世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