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貌相似,实则不同题,是学生出错较多的一类题,它属相近比较的范畴.由于学生审题不细,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不够高,往往把这类实则不同题当作同一种题看待,从而导致出现错误.现将这类题归类、分析如下:一、外貌相似,题意不同,例1.①将m克钢与足量浓硫酸加热并完全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反应生成n升气体,则被还原的硫酸为:②将_克钢与一定量的浓硫酸加热并完全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反应生成n升气体,则被还原的硫酸为:A.l/64摩B.Ill/32摩一C.64n/22.4克D.98n/22.4克分析:这两道题的题意不同,前者浓H。SO。的量是…  相似文献   
2.
物质的浓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热爱科学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教材中的两个实验——氯水与溴化钾溶液反应实验,同浓度盐酸、醋酸分别与镁反应实验,前者实验现象不明显,后者实验设计存在问题,文中对这两个实验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4.
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实验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个实验,但对甲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实验大多数人未做过,对其反应的详细情况并不了解。于是有人根据逻辑推理得出,其现象应当与乙醛的反应基本相同,应当有砖红色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事实果真如此吗?请看以下实验探究结果。一、常温(20℃)条件下实验【实验1】取一支试管(直径为15 mm),加入2 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2 mL 37%~40%的甲醛溶液、4滴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与研究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下面一些问题:(1)怎样做才能确保实验的成功?(2)实验失败了怎么办?(3)该实验有没有不完美的地方?如何改进?(4)实验出现了意外现象怎么办?(5)对于困惑我们的一些问题是消极等待还是主动探究?(6)对权威结论是深信不疑还是有所怀疑?若是怀疑,能否去实验验证?以上几个问题既是我们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是实验研究的方向问题。几年来,我在以上几个实验问题上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得到了几点认识。现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7.
离子方程式既是高考的热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弄清离子方程式的设错方式,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自己书写离子方程式时  相似文献   
8.
20 0 0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同往年相比 ,题量减少 ,难度降低 ,学生答题时间比较充足。试题有改革和创新 ,这样做的目的 ,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把师生从“题海”中解救出来 ;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 ;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这种做法 ,适应形势 ,符合国情 ,对今后中学化学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我们通过对 2 0 0 0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进行分析、研究 ,发现它有如下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新今年许多化学题目出的很新颖 ,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1.信息新如第 4题的石墨炸弹 ,第 5题的隐形飞机材料 ,第 15题的正离子N5 ,第 2 8题的二恶…  相似文献   
9.
1意外收获 日前,我给高一学生在课堂上做了"苯中加入溴水"的实验,当时实验结果正常.即苯中加入溴水后液体分层,苯在上方、浅黄色的溴水在下方;振荡后,下层液体变为无色,上层液体呈黄色.做完该实验后,我没有立即将该混合液倒掉,而是用一个小橡皮塞将试管口塞牢后放到了试管架上.待我上完课准备清洗试管时,却发现上层的黄色褪掉了,呈现乳色不透明状.怎么会这样呢?我突然想起来了,当时做该实验时,因为阴天一直开着日光灯.会不会苯与溴单质的混合液褪色与光照有关?带着这个疑问,我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相似文献   
10.
苏教版实验化学教材(课题1)有关碘元素的分离、检验有这样一段文字:"用化学方法分离、检验植物样品中的某些元素时,通常将待检验的植物样品高温灼烧,使其中的有机物分解。其中的碳、氢、氧等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呈气态逸散,待测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以氧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