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经济数学基础》和《高等数学(二)》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同版本的教材对需求价格弹性定义出现符号截然相反的结果。 其中定义1:设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为q,价格为p,需求函数q=q(p)可导,则称 Ep=P/q(q)·q'(P) 为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 其中定义2:设Q=Q(P)为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则称 η=-dQ/dP·p/Q 为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 这不仅造成教学上的困难,而且使学生困惑。为使需求价格弹性定义在不同版本中求得统一,我从弹性的定义溯本追源,提出笔者的拙见,为财经类教材的改革阐述建设性意见,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