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宗旨。而人的素质最终要进一步转化为人的活动能力,特别是创造活动能力上。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心水平的高低都要表现在人的创造性活动上,都要通过活动的质量和效益来检验。所以素质教育的终极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在信息时代来临的今天,科学技术革命进程更快,科技转化生产力的周期更短,计算机、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等。人们对知识和技能更新的要求更高。为适应社会,为了生存就必须“学会学习”。中学理科教学就要按照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材改革的推进 ,小学《科学》、中学《科学》已在全国部分省、市和地区试行。小学《科学》不再从概念讲起 ,而是根据学生认知规律 ,引导小学生观察、实验、动手操作 ,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 ,让小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 ,而不是记忆知识。中学《科学》不是各学科知识的简单叠加 ,而是从科学发现和科学探索的内在规律出发 ,综合阐述各学科中的观察、实验、定性讨论 ,分类归纳为主的内容。所以对学生强化实验技能的训练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中小学生实验技能应包括 :①实验开始 ,对仪器的检查与识别 ;仪器的组装与调试 ;实验结束对仪器…  相似文献   
3.
盘锦是全省最早实现“普九”的城市之一,而且是高标准、高质量的达标。全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任盘锦市教育局局长以来,在他的“民主与科学”教育思想影响下,科技创新教育生机勃勃。走进盘锦市中小学,到处都是科技创新的乐园。2002年,“中国国际专利产品交易会暨百名发明家、百名创新者评选活动”在大连举行,仅有4个县区的盘锦市送选的作品中,中小学生的发明有28项获得专利。辽宁省知识产权局、辽宁省教育厅、共青团辽宁省委授于盘锦市教育局“鼓励青少年创新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多年来,由于我们的教育不重视实践,所以学与用严重脱节,远…  相似文献   
4.
自然课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发展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就要打破那种单纯传授知识封闭性的教学方法,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把教学活动同小发明、小制作、科学实验结合起来,促进儿童心理的积极发展,培养四化建设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5.
小学自然教学虽然学习内容是浅近的但却非常丰富,数、理、化、天、地、生无所不包,体现了现代自然科学的三个基本方面,即生命科学、物质结构和宇宙科学。它在培养儿童的能力上,不但具有一般地发展能力的作用,而且有独特的功能,这种独特的功能就是发展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具体地说就是激发兴趣,在愉快教育中培养儿童观察、探索和操作能力,这是自然课固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7.
目前小学自然课教学,仍存在重书本知识、轻动手能力、重课堂教学、忽视课外活动的倾向。课堂教学结构又是呈现单一、封闭式的。而实验教学往往是教师先讲清知识,后由学生分组实验,验证学过的知识是否合乎实际,即使实验现象不明显,也强行往结论上拉,为验证而验证。还有的学生,由于头脑中已经有了教师灌输的知识,因而对实验兴趣不大。还有的学生摆弄仪器只是觉得好玩,做实验“图热闹”……这样的教学谈不上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反而加重了  相似文献   
8.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当前个性化教育、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需要都给中小学图书馆(室)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中小学图书馆(室)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仅是为了扩大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学习前人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面向21世纪,教育现代化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是迎接激烈竞争和挑战的需要。21世纪中国教育现代化将包括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学设施、教育管理等各方面现代化。还有教育传播媒体也必须现代化。做为肩负教育和信息情  相似文献   
10.
自然课不仅是指导儿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重要的是“发展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的积累,老师讲、学生听加上考试。考试仅仅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概念能记忆、掌握多少而已。而这些知识又仅仅是一般的概念和现成的问答题。为了集中应付考试,老师还要留复习题。一张卷纸便决定学生的成绩。这种考试方法只能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另外,偏重定期考试,造成学生平时学习不求甚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临考试搞突击。种种弊端无益于发展儿童的“志趣和能力”,更有害于他们身心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