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综合类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试图从沈从文的散文和散文的沈从文的结合处入手,剖析沈从文的心路历程,揭示沈从文的独特性,探索沈从文现象之谜.本文首先探讨了沈从文生活与创作的关系,从"漂泊意识","温饱问题","性爱悲伤","失败感"和"批判意识"五个方面论述了沈从文初登文坛时的创作心态,也即沈从文初期散文内容的主要构成.最后,笔者集中笔墨讨论沈从文文学道路的独特性,企图从其性格,经历,思想形成等方面论证沈从文早期散文创作是如何奠定了他后来的发展方向,给他后来的遭际的根源作出可能的解说.  相似文献   
2.
网络在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因过度上网或不适当使用网络而导致的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网络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笔者于文中分析了大学生“网络病”的现状、危害及成因,并从直面现实加强研究、注重心理重在引导、改善环境活跃文化等方面提出预防矫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以自己的文学成就是“乡下人”在城里奋斗的结果,站在成功的制高点回眸凝望“乡下人”的奋斗历程,“乡下人”与乡村生活具有了全新的意义,有着更多的情感化的肯定性评价,他本人的经历、生活体验和感情生活由此获得了诗化的色彩,家庭、童年、军旅生涯和湘西的风土人情等都透出了一种“不可言说的温爱。”沈从文也从此确立了“从文”的姿态。  相似文献   
4.
成长于乡村,生活在城市的都市村姑田润叶这个人物形象,虽体现了作家路遥对传统女性的情感偏向,但在她身上更多地交织着的却是传统和现代的双重性。乡村化与城市化的交汇、矛盾和冲突,内在地决定了田润叶悲欢的命运,也使这个人物形象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