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实训项目优化的原因和实训项目优化的意义等内容的阐述,强调高校礼仪实验教学应与时俱进,与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更好地社会生活实际服务。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语法分布的角度,通过对能进入"看(瞧)+把+NP+V+得(的)"句式的动词类型进行分析,进一步从语言的具体使用方面探讨动词类型对整个句式语义方面的影响.此外,本文还略谈了虚化的助词"看"或"瞧"对该句式语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们可以把创新"被X"格式的出现,看作是对传统"被"字句用法违反的认知操作的结果,最终促使"被X"具有了"主观强加的事件否定"义。这种突破句法常规的做法正是网络用语吸引人眼球,使人感觉"异常"之中带有辛辣、讽刺、反语等"否定"意味的独特之处。当我们看到了这些带"被X"格式的词时,即使没有看到详细内容,我们多半也不会相信"X"事件的真实性。"被X"格式已经慢慢类化为表示事件否定的构式,我们并不能从其各个组成成分直接推知"事件否定性"语义。  相似文献   
4.
“看/瞧+D/NP+VP/AP+的”是一种表达主观情态的隐含“高程度”义构式,其构式义随着D/NP的会话角色改变而变化,而其语用功能也随D/NP的会话角色的转变而发生变化,但是当会话角色一致时,其语用功能体现出相应的一致性,而并非构式义与其一致,体现了构式在语用方面的“形式”与“功能”的配对.  相似文献   
5.
双语教学应首先从理科课程开始,逐步过渡到部分文科课程,这就意味着,并非所有文科课程都适合双语教学,比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等强调本土特色的专业基础课,而语言学概论课与此不同。  相似文献   
6.
首先对“正”、“在”、“着”、“呢”连用共现时与活动动词及其短语(主要是动宾短语)的搭配所呈现的不同句法分布情况进行了讨论,同时又根据以上各词在连用共现时所体现的“体貌”特征,即“进行”和“持续”,分析了以上各词与活动动词及其短语搭配时,在语义语用平面的自足或成句的情况,并从信息量承载和前景、背景认知关系方面,对以上各词与活动动词及其短语搭配所呈现的句法分布特征做出进一步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从建构主义视角出发,分析非客观性因素对中日安全困境形成的影响。包括共有观念(知识)的缺失、双方在角色和身份认同上的错位、文化结构以及话语实践的建构等。建构主义重视非客观性因素对行为体相互关系的重要意义,认为行为体角色和身份的变化影响了双方对安全的理解,中日安全困境是社会建构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从语法分布角度,分别对此类句式中的NP结构(一般是人称代词或其他名词结构)、动词进行分析。重点是可进入此句式的动词类型考察,在论述句式中的NP结构与动词类型的同时,探讨了此类句式所表示的特殊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汉语中,“目前、日前、当前、眼前、眼下”等词并不都表示“现在”义,它们在与其它一些词结合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并不完全相同的分布特征。本文通过对这五个词与其他词结合所表现的语法分布特征的分析.进一步说明词的句法分布和语义特征之间的密切关系.最后从空间到时间转移探讨以上五个词的隐喻认知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