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21世纪乡村儒学开展十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过往“乡村+儒学”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探索,展望未来“乡村儒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融合之路。从历史、学理、实践三个维度来看,乡村儒学是活跃至今的历史现象、基于实践的理论学说、化民成俗的道德行动。未来乡村儒学开展的时代背景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事业的推进,其总体目标是淳化乡风民俗、引导向善向上、重塑乡土文明、构建精神家园。其主动性实践主体应由地方党委政府、人文学者和时代乡贤三方组成。未来乡村儒学开展的具体举措包括:把牢规范发展的政治方向,凝聚助力复兴的价值共识;转化以文化人的科研成果,增进扶志润心的民生福祉;做强融入生活的实践平台,构建协同推进的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在儒学发展史上,存在着一条相对比较固定的“道统”脉络,即“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孟子”,以上人物共同构成历代儒者的信仰对象,统称为圣人。但在这一传道谱系中,根据生前地位及事功的不同,这些圣人又可分为“圣王”和“圣师”两大类。事实上,圣王、圣师在后世儒者心目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圣王具有彼岸性,本质为供人崇拜的“偶像”,是“期待再现”的圣人,寄托着儒者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理想;圣师具有此岸性,本质为供人学习的“榜样”,是“希望变成”或“始终追随”的圣人,承载着儒者的人生追求和个人梦想。厘清儒家信仰体系中的偶像与榜样,有助于今人更加确切地把握儒学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