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2.
我们知道在静电学中,导体带电时,导体表面突出和尖锐的地方,电荷分布比较密集,使其附近形成很强的电场。导体尖端附近空气中残留的正、负离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剧烈的运动,并与空气中的气体分子碰撞,将空气分子电离成许多新的正、负离子,那些与尖端带同种电荷的离子,受到排斥,远离尖端,形成“电风”;与尖端带异种电荷的离子,受到吸引,奔向尖端,与尖端上的电荷中和,这相当于导体从尖端失去电荷,这就是尖端放电。利用尖端放电现象,  相似文献   
3.
核磁共振众所周知,之所以如此,一是发现核磁共振的两位美国科学家荣获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发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两位科学家荣获2003年诺贝尔医学奖,因此,在科学技术历史上,这个名字闪闪发光.二是很多病人都到医院做过核磁共振检查,核磁共振家喻户晓.本文就核磁共振及医学成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