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自我意识影响着人的道德判断和个性的形成,在个体发展中对思想观念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教育,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在自我认识中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在自我体验中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在自我调节中保持高度的自制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直报怨”、“直在其中”的“直”,留给了人们千年不休的争论。“以直报怨”的“直”,既不是“正直”,也不是“对等”的意思,而是不受礼法约束的“直性”的方式;“直在其中”中的“直”,既不是“正直”,也不是“对等”的意思,而是发乎内心率直的孝亲之理。孔子提倡“以直报怨”,反对“以德报怨”,同意“父子相隐,直在其中”,说明孔子的“直”论所标举的内涵,包含着他探寻社会治理良策的辩证思考。  相似文献   
3.
4.
他 ,貌不惊人 ,衣着朴素 ,看上去十分普通。然而 ,正是这样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 ,在自己普通的工作岗位上 ,默默地工作 ,无私地奉献 ,执着地追求 ,走出了一条高科技与企业合作之路 ,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用自己的一项项科研成果 ,推动着企业的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他 ,就是省优秀共产党员、山西大学化学系教授张生万同志。1  张生万 ,1 955年出生于我省阳泉市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农民的淳朴 ,造就了他淡薄名利的品格 ;艰苦的环境 ,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 ;崇高的志向 ,点燃了他勤奋学习的热情。 1 978年 ,张生…  相似文献   
5.
《论语》是一本被中国人读了两千多年的教科书,它包括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与治国之道,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在现代化建设中重铸民族精神的重任,必须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中汲取涵养。  相似文献   
6.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但孔子强调的“仁”已经不是处于伦理道德领域对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而变成了一种治国学说,既教育统治者为政时应持有的态度和对为政者的一种评价;孔子的“克己复礼”落脚点是“归仁”,是孔子政治观的实现方式。孔子把“仁”作为政治思想,标志着中国古代一种新的治国思想的诞生。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在于不断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一项战略任务。在新的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不断采用新思路、新观念、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办法、解决新问题,才能充满活力。一、思想政治工作要理直气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据最近进行的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状况调查显示,90%以上的教职工和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表示坚信不移。但是在座谈中大家又反映,在新形势下,一些同志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认识有所淡化,信仰下降。相当一部分人对搞思想政治工作失去了信心。认为当前思想政治工…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取得最佳的效果,正确的方法和途径是十分重要的.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和适应新情况、新变化,探索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 ,也正是各高校师资队伍整体性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文革”前毕业的老教师基本上都到了退休年龄 ,而由于历史的原因 ,各高校的中年教师的数量很少。“文革”后毕业的青年教师 ,年龄大都在 4 0岁左右。目前在大多数高校 ,青年教师的比例已达到 70 %左右 ,所以 ,重视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意义十分重大。一、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各学校都比较注重对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选拔、重用、扶植。有些青年教师已逐步承担起学术带头人或党政领导部门负责人的重任 ,但就青年教师队伍整体情况 ,特别是其…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和谐,是具有基础性、普遍性的社会和谐。但这个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营造以和谐为基调的文化氛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有没有和谐的文化,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是用和谐文化观念来思考问题、解决矛盾,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文化思维和文化环境,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保证和文化支持,培育全社会和谐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