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折桂”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个典故,拥有众多与科举功名义有关的同源典面。其中许多典面结构凝固,具有复现性,属于词、固定短语或准词。“折桂”典面的多样化是社会历史因素、文学传统因素、主体心理因素及文本构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后,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及使用者追求异质感和典雅性的交际心理使“折桂”典故的基本语形“折桂”一词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找到了新的语义、语用空间。复出后的“折桂”一词语义已由表示科举及第转向多表示竞赛获第一名。目前,“折桂”一词的使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2.
“折桂”是古代诗文中使用频率很高、用典形式多样的典故之一。该典故出自《晋书·郐诜传》。由“折桂”典故滋生的典故词语数量巨大,超过其他所有典故。“折桂”典故用典形式的多样化与多种因素有关。探究典故的典源及其用典形式,对于全面了解汉语新词新义产生的途径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乌龙球”是足球报道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语,指的是一方球员在对方射门时,因为惊慌,或粗心大意将球撞进自家球门,从而导致对方得分,自己失分。“乌龙球”的出现尽管让己方球队无法接受,但却增强了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娱乐性和观赏性,从观众的角度看,未必不是一种“好球”。不过有关其来源的说法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考定"乌龙球"一词是源自英语"own goal"的完全意译词,其中的"乌龙"是以粤方言中的意义来翻译英语原词的。归纳"乌龙球"一词具有三种使用意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指出目前"乌龙球"一词的比喻义还不够稳定,尚属于修辞意义,而非词汇意义。  相似文献   
5.
尝试教学法     
“尝试教学法”是江苏省常州师范学校特级教师邱学华同志提出的,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尝试教学法简单地说,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来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最后在学生尝  相似文献   
6.
《汉语大词典》作为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词典,总体上很好地体现了辞书科学性、知识性、稳定性的要求。但在“折桂”典故同源词语的立目和释义方面,其缺陷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释义不当,结构误断,漏释义项,遗漏词目。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文化具有草根性的价值取向、张扬感性的精神特征和互动性的传播特点。新媒体文化的正面作用主要表现在文化民生作用、政治民生作用方面;其负面作用表现为:其中存在的颓废价值取向降低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张扬感性的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的理性,语言运用方面出现的非规范性损害了汉语的纯洁性和权威性。引导新媒体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疏堵结合,区别对待,使用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8.
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字典.该书对汉字构形的分析和归类闪耀着现代语言学思想的理性光芒.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析汉字结构具有一定的层次观念,二是归纳和编排汉字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系统论意识,三是园形求义尝试采用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粤方言词“乌龙”源自博彩游戏,与博彩用语“青龙”相关,意思是“糊涂”。“乌龙王”是在“乌龙”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惯用语,用来指称非常糊涂、老出差错的人。连环漫画《乌龙王》最早刊登于1946年春的广州《针报》文艺版面。《乌龙王》连环漫画一定程度上揭露和影射蒋介石集团统治下的社会黑暗,但本质上反共拥蒋,且内容媚俗,格调低下。《乌龙王》连环漫画的主人公是一个糊涂愚蠢、荒唐可笑的角色,其性格特征与粤方言词“乌龙王”的语义相符,这正是作者将该漫画及其同名漫画杂志命名为“乌龙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犬是龙形象的主要来源之一。古人认知心理中犬与龙的密切关联同人们言语交际时求雅避俗的语用心理一起促使各种含"龙"字的犬名应运而生。作为犬的雅称,"乌龙"最早指黑犬,后来因用典而成为犬的代称,词义由特指变成了泛指。唐以后文学作品中所用"乌龙"一词由于受典源故事中家奴与女主人私通这一关键情节因素的影响,除了具有代指犬这一较为稳定的词汇意义以外,还具有暗示男女欢爱的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