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对辽阳市十余年来经济结构既存问题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辽阳市经济结构优化的三项重点建议,即选准经济结构调整突破口、提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显著增强各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
1997年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产业退出实践已经走过了近10年的历程。本文在概括了国有企业退出的潜在产业效应基础上,实证性地检验了我国国有企业退出的产业绩效,从而间接地回答了作为我国经济转轨核心环节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加快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速度对于中国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20多年农业劳动力转移途径的实证考察和内在矛盾分析,运用城乡收入差距、乡城恩格尔系数和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等三个指标,对现阶段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综合绩效进行了理论判断.  相似文献   
4.
一个中学生坐着辆三轮港田回家一路上,车夫一边开着车,一边唱着歌,虽然眼睛还得向周围观望.但丝毫没有显出劳累的情形。中学生看了一眼这位约摸四十多岁的车夫,不禁问了一句:“今天,家里一定有喜事吧?”车夫回过头说:“没有”。“那你今天一定拉了不少客人,赚了不少钱吧?”“没有。你是我拉到的第一位客人,在此之前未挣到一分钱。”车夫跟着说。  相似文献   
5.
通过观察本文所构造的"综合二元对比系数"的指标变化趋势可以发现,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出现了总体上升态势。究其根源,兼具城市偏向性和非连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应该是重要原因。因此,在化解城乡矛盾、消除二元经济特征的过程中,变城市偏向性和非连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导向为均衡性和连续性导向,应该成为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基本指向。  相似文献   
6.
在综合概括了产业集群的特征与经济效应的基础上,本文对辽阳市主要产业集群的现存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发展辽阳优势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退出的现有文献隐含了一个共性假定,即这种市场退出会自动引致经济效率的提高.笔者则认为,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退出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制度变迁过程,这个过程中显然还存在着制度变迁的效率命题.降低国有企业退出过程本身的成本就成为了提高国有企业退出效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对于组织成员人性假设的认识差异,会直接影响管理者对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的选择,从而会间接决定管理成本的构成与高低。在简要概括人性假设及其所产生的成本效应的基础上,对管理成本的决定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国内学者已经对竞争性市场中,国有企业大规模退出的原因进行了多方论证,本文在建立了一个国有企业期望利润函数的基础上说明,竞争性市场中大规模的国有企业退出,事实上同时体现了政府在效率诉求和财政约束两个方面的双重理性。而不仅仅是其中的某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现有理论倾向于认为国有企业退出市场等价于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能够自然地得到提高。实际上,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其退出市场的过程也就等同于制度变迁过程。这样,对长期意义下“促进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只能理解为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或有收益(或称预期收益),而降低国有企业退出过程本身的成本才是提高国有企业退出效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