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农户尺度的耕地撂荒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阶段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严峻,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耕地撂荒已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土地利用变化现象。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2010—2016年承包耕地的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的变化影响因素,着重从显性撂荒和隐性撂荒两个角度研究其概率变化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①农户承包的耕地同时存在显性和隐性撂荒现象,隐性撂荒比例较大,但未来撂荒的现象均将逐渐减少;②一致性方面,种子农药化肥投入、农业补贴政策等对撂荒的抑制作用显著,但其边际效应都将减小;土地征用会促使农户选择撂荒,存在负面的长程作用;③显性和隐性撂荒的影响因素有差异,丘陵地貌区显性撂荒显著,耕地规模化和退耕还林还草补贴能减少农户隐性撂荒的概率;自然灾害发生将会导致显性和隐性撂荒,但自然灾害对显性撂荒影响的边际效用减少,对隐性撂荒影响的边际效应却增加;④在空间差异上,经济发达区域的耕地发生显性撂荒的概率仍较大,粮食主产区继续发生隐性撂荒的概率较大。未来应制定和完善相关土地制度和农业政策,继续加大农业投资和大规模开展土地流转等解决耕地撂荒难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进一步实施,如何设计一条科学合理的交通干线成为关键所在。文章从计算机学科图论的角度入手,利用Kruskal求解最小生成树算法,对构建最小投资的皖江城市带快速干线进行研究。首先用无向图的概念对皖江城市带主要城市及其距离进行图的抽象,然后给出算法过程及其实质求解意义并得出结论,最后论述了该算法的不足并对算法的结论进行修正。本文的结论可作为皖江城市带未来立体交通布局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伤亡.玉树地震过后的首要任务是灾后重建,灾后重建可以考虑发展黑色旅游.本文在分析玉树旅游资源具有"三高三低"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关于开发黑色旅游的探讨,提出玉树开发黑色旅游的"色彩组合"策略,希望能对灾后重建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