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慢性下腰痛患者腰部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中等强度动态等惯性力运动负荷条件下采集腰部L3-L4和L5-S1部位的sEMG信号,采用快速傅立叶变换和定量递归分析与复杂度计算等方法分析研究sEMG信号变化特征,采用主动康复治疗手段观察其对腰部肌肉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样部位对各项sEMG分析指标以及被试分组对AEMG的作用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而采样时间对各项sEMG分析指标以及被试分组对其它sEMG分析指标的影响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慢性下腰痛患者的sEMG信号具有低频、不复杂和有序的信号特征,主动康复治疗对改善腰部肌肉功能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光沉积-液相化学法调节电子流向,构建了直接Z型TiO2/Ag/Ag3PO(4 )(TAAPO)光催化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以及光致发光(PL)光谱仪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对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环丙沙星(CIP)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水体pH为3.0,催化剂分散浓度为0.3 g/L,CIP的初始浓度为15 mg/L时,光催化降解体系能够取得最佳的去除效果.在该组条件下,光照120 min CIP的降解率约为99%,并且在经历4个循环后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降解效果.在光催化降解CIP的过程中,主要反应活性物种为超氧自由基(·O2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党建工作是整个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年来的发展,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不断壮大,成为我国研究生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和浙大软件学院的培养实际,对如何在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切实发挥研究生党组织的主体作用,调动和激发党员积极性,提高广大党员综合素质,作了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4.
方红光 《文教资料》2010,(23):163-165
异地办学是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办学的特色之一,当前还存在一些制约学院发展的问题。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异地办学情况,提出了促进异地办学软件学院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依托浙江大学计算机学科的雄厚实力,结合浙江大学的综合办学优势和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近年来正在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IT领域专业性学院和国家软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6.
间断递增负荷条件下肌肉活动的力-电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超  王健  方红光 《体育科学》2006,26(3):50-52
目的:探讨非疲劳状态下肱二头肌在静态间断性递增负荷下sEMG信号的线性扣非线性指标变化规律;方法:记录19名被试肱二头肌在10%、20%、40%、60%、80%MVC负荷水平下sEMG信号,分析线性时、频指标AEMG、MPF、MF和非线性指标C(N)、DET%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在负荷水平从10%上升到80%MVC过程中,线性分析指标AEMG、MPF和MF均呈单调递增性改变。非线性分析指标DET%呈单调递减性改变,C(N)基本保持稳定;结论:以上sEMG信号变化的原因可能与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Ⅱ型肌纤维募集比例和数量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7.
运动性肌肉疲劳的表面肌电非线性信号特征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王健  方红光  杨红春 《体育科学》2005,25(5):39-43,64
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不同强度等长运动诱发肌肉疲劳过程中s EMG非线性信号变化特征及其与肌肉运动耐力的关系。10名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本次实验。采用4 0 %、6 0 %和80 %MVC强度的等长运动试验诱发肱二头肌疲劳,同步采集该肌肉s EMG信号并进行非线性C(n)和% DET和线性MPF分析。研究发现1)肌肉疲劳过程中s EMG信号的MPF和C(n)呈单调递减型变化,而% DET呈单调递增型变化;2 )不同强度运动负荷诱发肌肉疲劳过程中MPF、C(n)和% DET变化率具有明显的运动强度依赖性并与肌肉耐力运动成绩高度相关;3)以% DET变化率反映运动性肌肉疲劳的敏感度明显高于MPF和C(n)。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