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文章研究了芦丁在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芦丁在碳糊电极上的电极过程为一受扩散控制的两电子、两质子参与的准可逆过程.芦丁的氧化峰电流与芦丁浓度的平方根在1-10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将该方法用于芦丁片中芦丁含量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槲皮素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槲皮素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极过程为一受吸附控制的两电子、两质子参与的准可逆过程,电子传递系数α=0.53.槲皮素的氧化峰电流与槲皮素浓度在1.0×10-7~6.0×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应用于槐花米中槲皮素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苯甲酸电离常数三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电位法、电导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苯甲酸的电离常数.用三种方法测得的pKa分别为:4.03,4.08和4.20.结果表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的苯甲酸电离常数值最为准确,但三种方法各有特点,可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和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雪碧中二氧化碳含量定量测定的实例介绍了如何应用中学教学仪器进行准确定量分析,通过误差分析引入"称大样"的实验思想来解决在没有分析天平的情况下的定量分析问题,同时通过误差分析引入"空白实验"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本实验对中学开展定量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用微波炉提取茶叶中咖啡因实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技术在化学过程中的功效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已用于化学中更多的领域。微波萃取的原理就是利用不同结构物质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使基体物中的目标组分被选择性加热,物料内部温度上升,增大目标组分的溶解度;加速目标组分向萃取溶剂界面扩散,缩短目标组分的分子由物料内部扩散到萃取溶剂界面的时间而使萃取速率提高。  相似文献   
6.
1引言 在有催化剂(catalyst)存在的情况下,化学反应速率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催化剂能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速率,或者使化学反应能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也就是说催化剂能使反应容易进行。这样就导致不少学生认为,任何能影响反应,并且使反应容易进行的物质都是一种催化剂,而忘记能作为反应催化剂的一个重要要求——该物质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7.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ACOP)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MCNT/GCE)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ACOP在裸玻碳电极上表现为不可逆的电极过程,而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ACOP的氧化过电位降低152 mV,电极反应的可逆性得到明显改善.在优化的条件下ACOP在1.0×10-7-2.0×10-5mol.L-1浓度范围内,氧化峰峰电流与浓度间成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5.0×10-8mol.L-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