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诗经.豳风.七月》之"七月流火",古今注疏均作大火星西下,天气渐寒。其实细考原文,这种解释未必正确。《豳风.七月》是一首反映周时周地周人农事的诗篇,所以"七月"并非夏历七月,而是周历七月,相当于夏历五月。这个季节正是天气炎热,不当转凉。《诗经》中有以星象表示时间的诗句,如"三星在户"、"月离于毕"等,既以星象表示时间,则不再缀以表时间的词语。而"七月流火"中既有"七月"明确表示时间,"流火"就不可能再是表时间的星象。查《诗经》中所用之"火"均不作星宿解,"流火"并非星象,而是指天气。况且《七月》一诗中,月份后所属者皆是农事、物候、节令和天气,没有属星象者,"七月流火"自不能例外。正如"九月肃霜"指凉爽的天气一样,"七月流火"应视为炎热天气为宜。  相似文献   
2.
商代用人制度刍议朱彦民一作为宗法结构、宗法制度普遍存在的时代,商代的用人制度难免带有那个时代的特色,即贵族阶级的政治垄断性。这不仅表现在人才标准、人才教育方面的阶级性,更直接地反映在用人、选才对象的垄断性上。《尚书·盘庚上》:“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  相似文献   
3.
在汉画像石和新疆出土的古墓绢画中,多见有伏羲女娲图像,上身人形,下身呈两蟒蛇交尾之状,男左女右,伏羲执规,女娲执矩。也有女左男右,伏羲执矩,女娲执规者,当是制作匠人的误解。“规”为画圆的工具,“矩”为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古人讲究天圆地方,就是规天矩地的结果。其中的矩,就是后世木工所用的曲尺、拐尺,也称鲁班尺,当是上古时期人们测量日影的发明器物。故而最早的规矩,被赋予了测天量地、沟通人神的独特功能,所以手执规矩的人也往往是当时能够与天地沟通的巫师。规矩就是巫师进行巫术活动的工具。而巫师作为宗教人物,在政教合一的上古时期,往往也是最有能力的部族首领或部落酋长。古典文献记载的中国上古时期的明君圣王,比如黄帝、帝喾、尧、舜、禹、汤、周文王等,都是具有灵异功能的部族领袖,身兼政治首脑与宗教巫师的双重身份。而且这种部族首领兼职大祭司、大巫师的状况,不独在中国早期历史中存在,在世界上其他地区民族的早期历史中也往往多见,可见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圣王人祖,伏羲、女娲分别手执规、矩,身兼大巫师的身份,正是这种现象的源头。从这个意义上说,最早的巫师应该是女性,造人的女娲作为人类...  相似文献   
4.
一百年前的甲骨文发现,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但是对于甲骨文发现者是谁、何时发现、通过什么途径发现等基本问题,并没有定于一尊的说法。目前学术界关于甲骨文发现主要有两种说法形成对峙之势,即由王懿荣在京城吃中药发现说和王襄、盂定生在天津首先发现说的争论。两种说法互不相能,常有激烈争论之举发生。本文在概括甲骨文发现研究诸说之后,对两派观点进行了评议,认为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犬锐矛盾,而是可以同时并存;两种说法都有可取之处,但也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