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8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加快溶解》一课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认识溶解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知道搅拌、加热和把要溶解的物质研碎等方法可以加快溶解。这节课的难点在于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溶解的快慢,从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仔细观察、善于思索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2.
大气是无处不在的,在了解大气的性质和它对生命的意义之后,我们该怎样让孩子认识到大气压力的存在呢?上课了,我拿出两个小毛绒玩具,一个带粘钩,另一个带着一个橡胶碗,孩子们一见到玩具就高兴得不得了。于是我提议“谁愿意帮我把他们展示在黑板上呢?”话音未落,孩子们已踊跃地举  相似文献   
3.
读了《植物的“身体”》一课的教学实录及编后话,觉得薛老师的“实物标本牌”用得妙,因为它在突出该课重点的同时,还兼有示范和揭示作用。 薛老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出辣椒的“身体”分为六部分之后,第一次挂出了辣椒各部分的“实物标本牌”,并请学生描述辣椒“身体”各部分,加深对植物六  相似文献   
4.
课前活动师:(播放录像:密云县城的美景,以及农民种地的情景)这个画面就是我们密云奥林匹克公园的美景。其实密云不但城市的景色美,而且农村的景色也很迷人呢!每年的四月底、五月初,农民就开始了一年的辛勤耕耘,他们把一粒粒种子种到了地里。有了适宜的条件,种子就  相似文献   
5.
鼠兔的故事     
本课上课之前,我用4课时的时间和海淀区羊坊店小学的学生做了一些准备:学生听介绍夏勒博士专题片的声音.不看图像。在纸上画出自己心目中的乔治·夏勒博士是什么样的。展示学生对“野外生物学家”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李伟臣 《科学课》2009,(3):6-11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是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科学探究过程主要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环节。实际教学中,如何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理念转化为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在课程改革的不同阶段人们的认识也不尽相同。这里仅以我县晁凤华老师在课改不同时期执教《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教学设计的变化为例,  相似文献   
7.
让学生学会自行收集事实 ,是自行探究和应用知识的基础。学生能否在特定条件下自主实验 ,又直接关系到学生收集事实的水平。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 ,笔者概括出了引导学生自主实验的基本方式如下 :一、提供材料——自主实验此种方式的特点是 ,教师只为学生提供待研究问题和相关的材料 ,让学生自己应用这些材料获取相关的事实。对于了解事物变化及变化规律内容的研究 ,比较适合这种方式。例如 ,《磁铁的性质》一课 ,学生在低年级已研究过磁铁 ,上课时只需提供数种磁铁及必要的辅助材料即可。对于已有一定自主实验能力的班级 ,可不提任何要求 ,让…  相似文献   
8.
李伟臣 《中国教师》2012,(23):59-62
<正>《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观察实验为学生建构科学概念提供了必须的感性经验,是形式多样的科学探究活动的主体形式,因其在学生思维发展以及探究能力的形成方面的独特作用,观察实验的实效性直接关系到科学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小学科学教育专题研究的四所实验校均为农村小学,其中两所为平原校,两所为山区校。各校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科技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自然课与其它学科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努力研究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及自然学科本身特点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可用“走好一、二、三、四”来初步回答如何在自然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