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建群与劳伦斯两性关系视角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建群和劳伦斯都具有童年生成的对女性的密切情感。受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 ,他们的许多作品都以两性关系为艺术表现的视角 ,而对女性、两性关系及社会的思考和探索又表现出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劳伦斯立足英国工业社会的文化背景 ,表现工业文明对人及其两性关系的异化 ,探索西方文明社会的出路 ;高建群则主要是在半封建的或前工业时代的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背景中、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 ,透视两性关系 ,借对女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发掘探索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之谜。  相似文献   
2.
别林斯基关于创作个性的见解丰富而精深。其中最主要的是:一、强调个性与客观的社会现实生活乃至人类精神的辩证关系;二、将创作个性视为由思想、才能和独创性构成的互为依存的结构体,思想深度是能够体现创作个性的基本要素。别林斯基关于创作个性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的论述,对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历史批评在新时期文学批评中居于主导地位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其批评实践分化为三种不同的批评倾向:社会—现实型批评;历史—思想型批评;文化—心理型批评。社会历史批评的嬗变演进为新时期文艺批评整体格局乃至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建设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叶广芩的《采桑子》表现出了和托尔斯泰相似的“贵族情结”。“贵族情结”并非是对传统化的单纯怀恋,而是对社会转型时期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本土化转型的探讨。托尔斯泰开出了无效的济世药方,叶广芩提出了建构本土化新传统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