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钰靖 《文教资料》2009,(6):129-130
留守儿童是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特殊群体,其教育状况令人堪忧,这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本文基于近几年来全国各相关部门对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专项调查,从制度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其根源进行剖析,以引起人们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所蕴含的"学校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这一理念,并不是回归日常生活或者个体生活,更不是将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直接对立.从哲学视角正确理解"生活世界"与"教育世界"的关系,有助于引导我们走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误区,把握回归的限度,构建积极的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从学制改革视角探究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启示,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其一,聚焦制度变迁的核心与主体部分——学制改革,对形成于中国近代的五个学制进行系统分析,从中探究职业教育制度如何在历史变迁中实现迭代传承;其二,结合上述学制改革与职业教育制度变迁的梳理,从政治、经济、观念层面分析制度变迁的深层结构,并从内生动力和外部动力两个方面分析驱动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其三,概括制度变迁的基本经验,并对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建设改革提出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础性是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所受教育的本质属性。多元的文化生态环境要求基础教育为个体生命的和谐发展构建一种有差异的基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应致力于构建学校教育与民族社区生活、个体生命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文化自觉与教育自觉的有效链接。  相似文献   
5.
基础性是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所受教育的本质属性.多元的文化生态环境要求基础教育为个体生命的和谐发展构建一种有差异的基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应致力于构建学校教育与民族社区生活、个体生命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文化自觉与教育自觉的有效链接.  相似文献   
6.
浅谈西方女性主义教育思潮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女性主义教育思潮根植于女性主义运动,是女性主义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和体现。她们试图用女性独特视角研究教育问题,其核心是关注两性平等和性别公平的教育。西方女性主义的教育观点及其教育批评对我们的教育研究与实践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时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常常处于一种困惑和矛盾的胶着状态。家庭不和谐.家庭以及学校教育方式不当等因素,则进一步导致了青少年个性发展的极端性,集中体现为逆反心理。学校、社会、家庭应正确认识青少年成长阶段的这一心理特征,进行恰当的引导,使其在获得成人感的同时向正确的方向过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