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介绍了党怀英及其诗文书法成就,认为其为官清廉,为诗隐逸,为书精绝,堪称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人物。  相似文献   
2.
韩王韩信徒封代王,在《史记》中有明确记载,而在《汉书》及后来的一些史籍中,则误以为韩信只易封地而不易封号,致使叙事多有抵牾之处。本文通过考证,指出韩王易封后为代王,并非仍称韩王,并分析了导致这一错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自唐代以来,契丹族便与中原王朝建立起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长期接受中原先进文化熏陶;唐亡后,辽先后与五代、北宋并立,疆域扩展至中原北境,契丹人和汉人以及其他各族人民在固有的文化基础上,互相吸收,借鉴,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辽文化.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妇女特别是贵族阶层妇女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出现了不少引人瞩目的契丹妇女作家.契丹人以鞍马为家,后妃往往长于射御,参加军旅田猎.甚至有率兵征战者,这是中原妇女所不及的.其中能诗善赋、富于才情的后妃为数不少,象道宗宣懿皇后萧观音、天祚文妃萧瑟瑟、耶律常哥、秦晋国妃萧氏等,均为辽邦闺阁之才,而道宗宣懿皇后更是其中的姣姣者.宣懿皇后萧观音(1040—1075),乃圣宗钦哀皇后萧耨斤弟枢密使萧惠之女,“姿容冠绝,工诗,善谈论.自制歌词,尤善琵琶.”是一个能诗、善谈、通音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金代著名文学家李纯甫和雷渊二人生平事迹及文学观点的介绍,阐明二人在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指出辽金时西京大同也是我国当时的文化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5.
(续前)代王韩信徙都马邑,是山西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说明雁北一带特别是雁门郡的经济生产已相当发达,足以供养建制同于天子的诸候王国的政府官员及其属员。因为国都总是要选在交通便利,经济富庶的地区。至于代王韩信叛汉而降匈奴,在刘邦发誓铲除异姓王的形势下,实属不得已而为之,本来无可厚非,就连刘邦的亲信燕王卢绾不久也叛逃匈奴,同姓王也照样因削藩而反叛。强大的汉军在白登山险遭灭顶之灾,最后不得不与匈奴“和亲”;韩在援兵一时难以到达的情况下,与冒顿和谈,即使不能说服其退兵,也可拖延时间,争取主动,为解围创造条件。刘邦写信责备,实非明智之举。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代王韩信)请都马邑近塞,而易与胡通,数使之求和,而阴自为降地,畜不逞以假手于冒顿,不待往降之日,而早知其志在胡矣。”⑨这样说法有失偏颇。实际上,代国北有云中、雁门、代三郡与匈奴接界,南有太原一郡,晋阳位置偏南,而马邑位置居中,便于向北防卫,韩信迁都的理由是正当的。而说:“冒顿之入阑句注,“自韩王信之叛降始”,“中国夷狄之福,自冒顿始”,⑩则更把韩信说成是夷狄之祸的根源,这显然与史实不符。远古时期黄帝战蚩尤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发迹于雁门楼烦的汉代著名文学世家班氏家族的情况介绍,分析说明了汉代雁门郡的文化发展情况,指出当时雁门郡的文化教育事业已经有了很大发展。班氏的成就,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同时也指出了班氏家族对我国北方文化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虞仲文四岁作诗,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神童.他早年进士及第,累仕州县,以廉能著称,为辽代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多才多艺,精于绘画,尤善人马、墨竹,为辽末艺术大师.他拥立北辽,为挽救垂危的辽王朝作出了贡献,是辽金之际颇有影响的人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