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同学在古文学习中,容易犯“盲目”的毛病:一是生吞活剥、牵强附会;二是死记硬背译文,不求甚解,结果是事倍功半,茫然若失。反之,善于选取知识点,提纲攀领,举一反三,形成知识网络,便可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 那么,一篇古文通常蕴含着哪些知识点呢?简约说来,主要有如下十二项:  相似文献   
2.
引言 “指挥员在战争的大海中游泳,他们不使自己沉没,而要使自己决定地有步骤地达到彼岸。指导战争的规律,就是战争的游泳术。”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的一段话。我们教师也是指挥员,每天在教育的大海中游泳,我们要不使自己沉没,而要使自己决定地有步骤地达到彼岸,必须懂得教育的游泳术。从当前情况来看,有游得比较好的,有游得不够好的。就全局而言,得失成败都有。有的教师说,“教书这碗饭不  相似文献   
3.
作文,历来被语文教师们视为“字词句的综合训练项目”,是“学生思想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全面反映”,因而备受重视,每两周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在教学指导上,也颇费功夫,舍得花大力气的.作文前,语文教师少不了要来一番启发诱导,提供素材,打开思路,做一些穿针引线的工作.作文交到老师案桌上,精批细改的“马拉松作业”就开始了,少则一周,多则两周.最后就是作文讲评了.我听过许多教师的讲评课,讲评重点,多半放在写作方法的指导上,诸如:如何审题、破题,如何谋篇布局、抓住重点、突出中心,如何开头、结尾、首尾照应之类.其次伴之以“字词句的基础训练”,例如纠正错别字、修改病句,以及讲解有关的语法修辞常识等等.所有这些讲评辅导,只要联系实际,也都是必要的.然而,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却往往被人们疏忽了,即:作文的思想内容,学生的思想导向,简言之,德育渗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关于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通过两个阶段的大学习大讨论,许多模糊认识得到了澄清,——至少在教育界可以这样说。然而,要把这个新的观念转化成一种产生社会效益的运转机制,还得作一番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才行。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至少有三方面的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5.
一台戏,一拉开帷幕就扣人心弦,观众爱看;一节课,一开头就“一鸣惊人”,引人入胜,学生就被你“征服”了,为你上好这堂课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好的开场白能引起学生的听课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  相似文献   
6.
然字词汇释     
然,在古汉语里,常常充当应答词和指示代词的角色。在现代汉语中,它的含义变得越来越虚了,往往只跟在别的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后面,起个“人云亦云”的作用,充当一个不甚显眼然而相对稳定的配角——词尾。也许,正因为它的“虚”,而又善于扮演配角,在语言的海洋里,喜欢跟它组合在一起的词却日见增多,几乎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然氏”家族。在这个意义上讲,称之为“然字短语”也未尝不可,自然为了照顾语言习  相似文献   
7.
德育,是全社会的立体工程。 德育,单靠学校抓是远远不够的,家庭要抓,行政部门也要抓,不是让他们演配角,而是同样要演主角。今年第18期《求是》杂志,发表了王逢贤同志的一篇关于“加强德育、发挥优势”的文章,一开头就说:“学校德育应正视社会影响的先入性和奠基性。少年儿童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早就被社会打上了各种各样、或深或浅的烙印。社会环境是复杂的,青少年既从中受到了有益东西的熏陶,为学校的德育莫定了好的基础,又从中受到了不良影  相似文献   
8.
针对石河子大学降水资源利用问题,开展大学校区降水水质监测分析。通过对校区内天然降水p H、TP、TN、CODCr、SS的检测,通过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及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中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得出天然降水不能作为直接饮用但经过处理具有作为生活杂用水的可能的结论。同时论证了石河子大学的降水具有资源利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阶段,语法部分“兼语式”(或叫“兼话句”)的教学是个难点。因为:一、兼语式和连动式容易混淆;二、兼语式与主谓结构充当宾语的句子难以判别;三、兼语式与主谓结构充当谓语的句子似是而非。  相似文献   
10.
问题的提出我校初中三年级的一个班,留级生占半数,这个班在小学阶段,受“四人帮”的干扰比较严重,语文基础很差。课堂命题作文,限时120分钟,能按时交卷的只有五分之一。多数同学的作文中,错别字每篇不下百分之三;少数同学竟超过百分之五。文理不通,词不达意,前言不搭后语,滥用形容词之类不胜枚举。翻开作文,诸如:“我们浇完了玉米地,天已漆黑,我们抬头看看绿油油的庄稼,心中感到无比喜悦。”“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