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在行文中穿插诗词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个重要传统。在小说中合理地运用诗词,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聊斋志异》就是小说中完美融入诗词的典型。在《聊斋志异》的相关作品中,诗词主要起到了喻示人物身份、揭示人物遭际命运及抒发人物怀抱等作用,通过蒲松龄的奇思妙想使作品具有了新鲜感、陌生化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2.
《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之所以如此受世人喜爱,与其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关系密切。在《水浒传》中成功塑造的人物有很多,鲁智深无疑是个中翘楚,可以说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人,这既源于其高超的武艺又源于其复杂的性格,同时还得益于其独特的上梁山之路。  相似文献   
3.
诗词歌曲在《聊斋志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以前论者虽有所涉及,但往往不够完整,有些观点也值得商榷。本文根据自己对此问题的长期思考,从七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主要阐述了诗词歌曲在《聊斋志异》中的独特作用,通过对这些作用的详尽分析,凸显了诗词歌曲在《聊斋志异》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论语》作为先秦儒家的经典,包含很多进步思想,民本思想就是其中之一,其民本思想博大精深、自成体系,涉及到经济、政治、思想、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体现了以孔予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者的进步思想观。但由于时代的局限,《论语》中的民本思想具有较大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蒲松龄在他的巨作《聊斋志异》中充分体现了他对"百善孝为先"思想观念的推重。《聊斋志异》以孝开宗明义,对孝道进行了反复弘扬,甚至通过描写因果报应来宣扬孝道。为了弘孝他还总结了十二种行孝的方式。蒲松龄之所以如此大力宣扬孝道其原因有二:第一,蒲松龄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影响;第二,现实生活中蒲松龄本人就是个行孝的典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