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在明确乡土文化和幼儿园乡土课程文化及其关系的基础上,借助A园田野日志的梳理而建构了A园园所志,深入挖掘了A园乡土课程文化建构的三个层次及其必备能力,以日常生活、社会和文化互动理论阐述了这一过程,进而探讨了推动乡土课程文化持续发展的社会、幼儿园及家庭等各因素,其中园所因素内涵着园所课程传统、园长及其管理团队、教师的文化自信三个子因素;社会组织、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结成的"共同体"是幼儿园乡土课程文化发展之本,园长和教师是共同体的核心,由此而形成"一核多元"的共同体结构。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高职教育的今天,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保证院校发展质量的重要一环,这其中,建立科学有效教师发展激励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从教师队伍建设中激励机制实施的重要意义出发,在探讨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常用的激励机制的种类的同时,从实际出发,总结激励机制实施中暴露出的问题,并据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从全国来看尚处在中下游的位置,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发挥其在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应有的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知识观倡导知识的建构性、情境性、价值性,在这种知识观主导下,教育更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知识的不断生成、创造;教师的生活打破了狭隘的单纯追求学科知识的樊篱,需要科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知识的融合;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需要教学生活与日常生活的统一,这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课内生活与课外生活的统一;当下生活与未来生活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对甘肃省民族地区W县田野调查发现,该地区教师备课既面临物质资源匮乏、制度约束的尴尬处境,也蕴藏着拓展文化资源、传承民族文化的契机。造成这种现状的深层原因是学校科层制管理体制下单一的科学知识形成的霸权力量严重束缚了教师的备课观念。W县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更新自身的备课观念:调和信仰知识和科学知识的关系,增强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及自我反思。在新的备课观念下,该民族地区的教师可以更好地尊重并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不断建构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积极完善教师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为人类展示出个体发展的巨大空间,给个体提供多样的创造机会,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大大改善着人们的成长方式、交往方式与生活样式。然而,在这样一个充满选择性与变化性的时代,个体对自我成长的探索能力、调节能力及主导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究其根本是一种对个体生活意义的追寻及其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意义世界也在不断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工学矛盾是幼儿教师职后培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探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幼儿教师日常生活中的学习体现在五个层面——吃、穿住用行的基本生活、家庭生活、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园所生活)、生活品质;具有整体性、缄默性、层次性、情境性、创造性的特征.幼儿教师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发生于各个生活场景中个体意识和不同群体集体意识的有效互动中,体现为缄默知识的获得.幼儿教师日常生活学习的发展以对话为前提条件,伴随着主体学习自觉性的提升,体现为自我认识、自我领导、自我管理及自主研究能力的提升.对幼儿学习需求的尊重和教师自身完满生活的获得是幼儿教师日常生活学习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杨瑞芬 《课外阅读》2011,(9):112-112
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一个多维度的,多层面的评价体系。它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口标。将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部分,既关注结果,更注重过程,力求科学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评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德性是一种向善的品质,善是教师必须拥有的基本道德。“善心”是建构教师德性的基点,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意识。在当代整个社会都在呼唤道德回归的大背景下,研讨教师尚善德性对学生的影响,让教师的善心去感染学生的心灵,让教师的善行去引领学生行为,尤其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家教委1995年l月27日颁发了《三年制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学方案》,明确规定了幼师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设置与时间安排,尤其在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教育实践四大块如何优化组合的问题上作了意义重大的改革,突破了原教学计划单一的必修课模式,提出了优比中等幼师课程结构的战略设想,对进一步深化中等幼师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感受,谈谈在幼师化学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体现新方案的改革宗旨,旨在以浅陋之说,引出真知灼见,求得对此问题的深刻认识。一、转变教学思想,树立和加强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