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明代万历初,寓居南京的金在衡曾刊刻过一种《西厢记》。此书颇受时人关注,被誉为"善本",但不久即散佚不见。借助明清《西厢记》评点家的引述,可以了解金本正文及评注的内容,并对其价值作出判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断出金本乃是今存屠隆校正《合并王实甫西厢记》的底本。  相似文献   
2.
1906年,吴趼人搜集了中国古今奇案数十种,结集为《中国侦探案》,被时人称作中国侦探案有记事专书的滥觞。尽管其书多写断案而非探案,但它在思想观念与文体模式等诸多方面已融入了刚刚输入的西方侦探小说,因而与传统的公案小说有着本质的区别。尤为重要的是,吴趼人借此揭橥了一条立足于本民族的中西文学融合途径。在当时一边倒的崇拜外国侦探小说的声浪中,他转而力图从传统清官文化中恢复旧道德,从旧公案小说中追寻侦探小说之根,在理论和创作两方面均开启了侦探小说民族化之路。  相似文献   
3.
捧着张兵先生这本厚达800多页的小说研究专著——被我戏称为“大书”——不由人不油然生敬。我说它“大”,当然不仅指60多万字的篇幅,更指内容的厚重。《张兵小说论集》(张兵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是在小说研究领域卓有建树的张兵先生20多年辛勤耕耘的产物。书中阐发思想,总结艺术,澄清事实,考订真伪,屡有真知灼见。这些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同行的重视。话本是张兵先生用力最勤同时也是收获最丰的领域。早在八十年代,他就确立了以话本为中心的研究方向和目标。他曾经出版过《宋元话本赏析》、《话本小说史话》、《宋元…  相似文献   
4.
《龙图公案》是明代继《百家公案》之后另一本以包拯为主角的公案小说.作不详。它的故事大都不属作自创,而是抄袭而成。全书一百则故事,共抄《百家公案》四十八则、《廉明公案》二十一则、《详刑公案》十二则、《律条公案》三则、《新民公案》一则。其书成于万历后期,作有很好的学修养。  相似文献   
5.
远程教育是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理念变革相结合的产物.切实重视人文教育,并将其与远程教育行之有效地结合起来,是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人文精神与高等教育的融合源远流长,当今加强远程人文教育的切入点应该是让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受到尊重进而学会尊重,受到关心进而学会关心.具体措施包括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开设网上"人文教室"、完善教学支持服务.总之,张扬远程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作为外国小说与古代小说在外在而不是内在结合的产物,近代侦探小说无疑带上了浓厚的过渡性特征.在翻译上,近代侦探小说多使用章回体的形式和文白夹杂的语言,并反映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思想观念;而在创作上,或者把传统公案小说修改成侦探小说,或者径直把公案小说称作侦探小说,或者在侦探小说中掺杂公案小说的成分,都可见出传统公案小说的影子.我们讨论公案小说如何促进侦探小说向民族化和现代化的过渡,对于研究近现代中国文学转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百家公案》作为我国小说史上的第一部公案小说集,对其他明公案小说集具有重要影响。在题材上,该书有大量的故事直接被其他明公案小说集吸收;在文体方面,《百家公案》初步奠定了明公案小说文体的基础,并启发了传记体和书判体公案小说的成立。  相似文献   
8.
演义小说这一文体源自史传。历史叙事的三大要素事、文、义与《三国志演义》的事、文、义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史上首部历史演义《三国志演义》,对《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史“事”进行推演,通过《资治通鉴纲目》远绍《春秋》之“义”,而发之于通俗生动之“文”。事、文、义三者的融合促进了“演义”的正式生成,并规定了“演义”的体式特征;三者的游离和矛盾促进了演义与历史的分化,进一步使充斥于古代小说中的道德劝戒逐渐虚化为空洞的说教。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今存六种徐渭《西厢记》评点本的真伪与相互关系做一总结。其中,刊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的《重刻订正元本批点画意北西厢》(简称“批点画意本”)问世最早,该书或即“暨阳刻本”,系徐渭“初年厓略之笔,解多未确”。《田水月山房北西厢》(简称“田本”)的正文与“批点画意本”同版,其批语比“批点画意本”多出约三分之一的条目,最为接近于早已失传的“徐尔兼藏本”。崇善堂刊《徐文长先生批评北西厢》是“田本”的翻刻本。李廷谟订正《徐文长先生批评北西厢记》的底本是与“批点画意本”关系密切的王骥德校注本,其眉批则直接抄录“批点画意本”,虽不能说是徐评“真本”,但确系徐渭“真评”。以上四本都可归入“批点画意本”评语系统。《新订徐文长先生批点音释北西厢》与《新刻徐文长公参订西厢记》的正文和评语与上述各本有较大差异,显然不属于同一系统,很可能就是徐评“赝本”。  相似文献   
10.
演义小说这一文体源自史传.历史叙事的三大要素事、文、义与《三国志演义》的事、文、义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史上首部历史演义《三国志演义》,对《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史“事”进行推演,通过《资治通鉴纲目》远绍《春秋》之“义”,而发之于通俗生动之“文”.事、文、义三者的融合促进了“演义”的正式生成,并规定了“演义”的体式特征;三者的游离和矛盾促进了演义与历史的分化,进一步使充斥于古代小说中的道德劝戒逐渐虚化为空洞的说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