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林文树 《时代教育》2007,(10Z):99-100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走“生活化”的教学之路,是深化政治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在辨析政治教学生活化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尝试对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策略做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林文树 《考试周刊》2008,(11):147-148
随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当务之急,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整合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各多样化发展服务.鉴于此,本文试图在界定整合、课程资源概念的基础上,梳理课程资源整合的原则,构建课程资源整合的策略框架,为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整合课程资源提供有效的检视工具.  相似文献   
3.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础,因此必须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整合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 700万,其中学生占七成,未成年人占两成,超过1 5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27.9%,上网计算机达3630万台。网络国际出口宽带增长飞速,总数达到53.9G,比去年同期增长1  相似文献   
5.
要培养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就不可不重视独立人格的培养。教育者在德育工作中应当把学生的人格培养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在实践中健全和完善学生人格,从而提高学校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现代化。  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道德教育模式是建立在传统社会基础上的教育模式,即是一种以社会为本位,以教师为主体,以道德知识为主要内容,以灌输和背诵为主要方法的道德教育模式。较五六十年代的学生而言,新时代的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普遍提高,学生接受影响的媒体增多,精神生活空间拓宽,作为“思考的…  相似文献   
6.
7.
“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1]。文章对高校美育工作模式的构建从四大维度上加以厘清:从“理论维度”定位“内在意涵”;从“价值维度”明确“价值意蕴”;从“原则维度”建构“基本遵循”;从“实践维度”建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