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学活动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而教学规律是不分学科的。我们通常说教学活动要抓好“四个对话”,即教师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教师与学生对话,就是对各个学科的共同要求。谁落实好这四项对话,谁的课堂教学就会有声有色。任何学科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交叉现象。比如,语文和历史,就有“文史不分家”之说。再如,语文和外语都有语言上共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春韵依依     
天晴了,阳光明丽。杏树、桃树的枝条上,缀满了一粒粒花蕾,饱攒攒的,像淘气幼儿憋着气、鼓起两腮、双唇紧抿的小嘴巴,只等“啪”的一声绽开。已经吐出的片片娇嫩花瓣,或红、或白,都亮晶晶的,夺人眼目。从花心柔嫩香软的花蕊里,飘逸出来阵阵幽香,招来了爱美的蝴蝶轻盈的舞姿,引来了辛勤蜜蜂欢快的盘旋。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呀,一会儿卧在蕊心里,贪婪的吮吸汁液,一会儿穿梭于花蕾花瓣间,“嘤嘤嗡嗡”唱着欢乐的歌。水塘里青蛙也不甘示弱,起劲鼓叫着,“呱呱呱”,声音醇厚明亮。那或高或低的如潮蛙鸣又一次撞击着我那对春刚刚启开的心扉,牵惹出我对…  相似文献   
3.
梁庄、张庄是上下庄,三十年前,各庄均有十几户人家,家家小孩一大群。梁庄凡够上学年龄的小孩都背起书包上学了,张庄的小孩自然不甘示弱,也背  相似文献   
4.
守望菜园     
老妈特喜欢种菜。房前屋后,凡是能利用的地方,她都用锹翻过来,浇上粪水晒一遍,然后打碎土渣,整理好沟垄,再撒上菜种,最后覆上一层细土。不出几天,一点点青绿的菜芽便冒尖了。再过一个星期,菜芽就有纽扣般大小了,圆圆的,绿绿的,密密麻麻,挤挤挨挨,似乎要将畦挤破。一块块或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绿色菜畦,好像一块块碧绿的地毯,更像是伏在地面上的翡翠,绒嘟嘟、翠盈盈的。那油汪汪的绿意像要漫溢出来.一直浸润到人的心里。霎那间似乎整个心也跟着绿起来了,让人不忍去摘去吃。  相似文献   
5.
小学、初中最后一年是最关键的一年,毕业考试、升学考试等各类考试应接不暇。因此,许多学校将所谓“最优秀的”教师拉上来“把关”,也是可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6.
学生作文水平提高慢,必然制约其整体语文水平的提高。不少语文教师对此担心过、焦虑过,并提出过许多改进教学的措施,想快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是,绝大多数教师要么就学生某篇作文提一些具体的写作技巧要求,难以将学生眼光拔高,让他们看得更远一些;要么将别人谈写作的经验照本宣科,做泛泛要求,讲不到学生的要害处,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收效并不大。要想克服以上的弊端,让作文教学有起色,我想,教师放下架子,将身子蹲下来与学生共同写作,与学生共同品尝写作的酸甜苦辣,将不失为一种最佳方法。一道作文题目布置下来后,你要求学生审题、立意、…  相似文献   
7.
2011年7—12月话题征稿:7月:有的中小学要求教师不仅听同学科老师的课,还要听其他学科老师的课。您对此有何看法?8月:有的中小学规定,男55岁以上、女50岁以上的教师和非语数外学科教师原则上不能当班主任。您觉得  相似文献   
8.
莫道桑榆晚     
面对这个话题,想起我校去年秋季开学前发生的一幕。当时,有五个毕业班的班主任和一个初二年级的班主任同时请姚老师继续带历史课。姚老师是位老教师,2013年就要退休。按说,  相似文献   
9.
一般来说,年龄大的老师教龄长,教学经验丰富,当班主任驾轻就熟。学校应充分调动老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除了在教学上依然委以重任外,班主任也应一视同仁地予以选任,让他们在退休前充分发挥自己的余热。如果让老年教师被闲置,不仅是老年教师自身的损失,也是学校工作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根据笔者的班主任工作经历,略谈以下体会: 一、要把学生当作事业的朋友 班主任是青少年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同样学生对班主任自身美好心灵的塑造也起着促进作用。学生是班主任最严格的监督者,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处于学生最严格监督之下,所以必须要加强自身修养,力求做高尚的人,要把学生当作自己事业的同伴。要懂得,班主任工作取得的成绩是自身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班内学生积极努力的结果。只有班主任一方的努力,那是孤掌难鸣的。有位优秀班主任说得好:“我培养了学生,学生也培养了我。”名师出高徒,高徒使名师崭露头角,徒不高,师的名声从何而来,水涨船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