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汉学家顾彬的跨文化研究旨在遵循通过"异域"、反观自身的学术路径,力反在一切文化中寻找相同结论的普遍主义思想。对中国文学的研究立足于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注重历史文化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对中国文学史的撰写强调以文为本,侧重于"语言""形式"的探索,力图实现文学史与思想史的结合。他力避欧洲中心主义,试图以世界性眼光考量中国作家作品,这对于中国文学如何在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颇具有警示意义。只有弄清顾彬这种跨文化研究的出发点、具体内涵及其所体现的价值与意义,才能与顾彬保持平等而宽容的对话。  相似文献   
2.
"分解"批评是金圣叹文本解读的一个基本策略,旨在以紧盯细究的方法,从字法、句法、章法入手,以见出作品的精细微妙。金圣叹这种"条分而节解之"的文本解读策略,既得力于他于诗道文心甚深的沉醉细读之功,也得力于他侧重修辞文法的八股眼光,同时还受益于佛教运思精密、辨理周详的"极微"观。所有这些都使金圣叹评点金针玉度、细达毫芒,使引而不发的美学妙秘得以须眉毕露。金圣叹这种"分解"批评无疑是对传统"妙处可解不可解"批评模式的一种反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以诗味说中的审美使动和受动的关系为核心,探讨了诗味说所蕴涵的接受意蕴,即空灵、生成和玩味。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经典文本教学与本科生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从通识教育观念、高等学校经典课程设置以及"一体两翼"的总体方案,介绍了2005年以来聊域大学文学院进行经典文本教学改革情况.其主旨在于以经典文本教学为扭结,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平台,对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研究,对它们重新定位,归纳总结出具有创新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经典文本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提高本科生的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误读”接受,就是读者根据自身先在的审美期待视野,对不定性诗作进行填充完形,从而作出有别于诗作本文本事本义的一种悖离性理解。通过这种极富创意的读解,不仅使诗作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意蕴,而且还使作品获得了流布于世的艺术生命  相似文献   
6.
选录诗文的人,都会显出自己鉴别取去的眼光。作为一位选家,金圣叹从深广繁富的典籍之中选出“六才子书”,并成为天下妙文,这实际上已面临着文学作品如何经典化的问题。金圣叹对“六才子书”的解读方式显然是一种形式化的解读。他以文学的准则,通过形式化的解读,将“六才子书”与经史隔离开来,从而确立了自己独立的美学品格,建立了与儒家经典不同的世界。  相似文献   
7.
“自得”说是中国古典诗论中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它高度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论对审美接受主体性的认知,昭示了诗之接受的审美特征,即读者依据自身业已形成的“审美期待视野”对不定性诗作进行完形填空,通过极富创意的阐释,从而使诗作呈现出了五彩缤纷的意义,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古代诗人的读者意识樊宝英中国古典诗论是一种泛接受美学,自始至终跃动着一种强烈的读者接受意识。它既关乎诗歌的作品论,又关乎诗作的接受论,同时又关乎诗作的生成论。在中国古典诗论中,作者、作品、读者三者往往是三位一体的。中国古代的诗论家从来不脱离诗作...  相似文献   
9.
作为哲学家和作为社会学家的齐美尔,对美学和艺术十分关注,并把这种关注融合到他的哲学文本和社会学文本之中,从而呈现出诗化形态、社会审美和艺术之维的美学片断。齐美尔的这种审美文化思想折射出“美学社会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诗论一向特别重视读者的地位和作用,并清醒地认识到诗作能否引发美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美主体的功能。审美主体不具备一定的条件,就不能感受诗作的审美属性,审美效应也就无从产生.刘勰曾经很简括地指出:“书亦国华,玩绎方美。”(《文心雕龙·知音》)作者应当创造出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国华”式的作品,但要使这种作品的美感由潜在的可能转化为现实,还必须经过读者的“玩绎”,才能真正升华出美感效应。离开了读者的欣赏接受,作品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